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无法外出购物,网购已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市民根据自身需要也纷纷开起网店,但在网店开设过程 中,少数不法分子以开通“消费者保障服务”为由对新开网店的商家实施诈骗犯罪。因此,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预警防范宣传,从源头上遏制此类案件高发态势。
典型案例:
1、3月22日,无锡市民魏某报警称,其在自己新开的网店内与一名顾客交易时,对方称无法支付欠款,要求其开通“消费者保障服务”,其按照对方的要求扫描二维码支付保证金1000元后发现被骗。
2、3月25日,南通市民戈某报警称,有网友在其网店购物时表示无法交易,要求其开通“消费者保障服务”,其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操作,扫码支付保证金后被骗2000元。
3、3月28日,盐城市民王某报警称,一名网友在其网店购物时称自己无法付款,要求其开通“消费者保障服务”,其在网上搜索后发现确实有相关服务,故联系所谓的客服,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发现被骗4000元。
4、3月30日,南京市民李某报警称,有网友在其网店购物时表示无法交易,要求其开通“消费者保障服务”,其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操作,扫码支付保证金后被骗7000元。
5、4月5日,苏州市民孙某报警称,其在网店经营过程中,听网友建议搜索开通“消费者保障服务”,添加网上提供的客服后,对方要求支付保证金,孙某扫码支付12000元保证金后被对方拉黑。
作案手段:不法分子通过寻找新开网店的商家,并提示其网店上架的商品无法交易需开通“消费者保障服务”。在骗取商家信任后,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方式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
切勿轻信来自非官方渠道的信息,通过聊天工具主动找上门的“客服”更要注意防范;如果发现店铺交易异常,应尽快拨打官网客服电话进行询问;打开他人发来的支付链接时,最好先识别网站的真实身份,查看安全软件对虚假钓鱼链接的风险提示,以免上当受骗。
榜单数据统计时间为2020年4月6日至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