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执着淘“菌” 二十五年

做健康中国的追梦人

  ——访江南大学食品人陈卫

  去年11月下旬,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其中江南大学副校长、教授陈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继伦世仪(1995年当选)、陈坚(2017年当选)后成为江南大学的第三位院士。

  陈卫教授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都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也就是如今的江南大学完成。现在,他是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及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还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20多年来,陈卫一直从事功能性食品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自主产权益生菌菌种库和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优质新菌种的培育、制备、研发以及产业化推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益生菌领域突出的学术带头人。近日,记者与这位满身散发着光辉却谦逊、淳朴,一心只想把学问、科研工作做好的科学家对话,了解他潜心淘“菌”20多年的追梦历程。

  问:您为何选择在“家门口”上大学?工作后为何返校深造?1995年留校后您做什么工作?

  答:我家在扬州江都的农村,高考后最终选择了无锡轻工业学院。大学毕业后,我到淮安一所中专院校做老师。在校任教4年后,我还是忘不了江南的校园,一直想回到学校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下决心重回母校读研。研究生毕业后我留校工作,1998年读博士,就这么一路走了过来。

  1995年开始,我就和几位同事组团开展益生菌方面的研究。最初我们的主要精力用于挖掘益生菌资源,需要到全国各地采样再回来筛选菌种。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团队开展实验室研究的基础。合适的菌种和生产线上的原料一样重要,如果没有充足的菌种库,我们后续的研究工作就很难开展了。但益生菌资源的挖掘需要长时间积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投入巨大,但论文、成果等产出却寥寥无几。经过10年的积累,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被逐步应用于市场。团队的第一个重要奖项也由此产生:“功能性益生乳酸菌的高效筛选及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在2007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在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问:江南大学出了3位院士,人才建设的起点更上了一层台阶。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培育方面有什么新谋划?

  答:大学承担着济世、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作用,科研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我们既要明确科研的意义所在,又要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从实际问题出发,不断积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投身科研的年轻一辈要德才兼备,首先自我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必不可少,还需优秀的教师指导,不断提高专业、学术能力。

  我们团队里有近20个年轻老师,我们根据他们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发展方向、规划,帮助他们加速成长。我做了近30年研究,自认为是一个不笨的勤奋人。一个人的天赋重要,但勤奋更重要。对于一些计划深造的学子,我认为不要强求一定要读研、读博,读到博士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问:科研成果的价值在于助推生产、提升生活、改变世界。您的团队在助力企业、地方经济发展中有哪些成果已经转化,开发了哪些有代表性的项目?

  答:我们与光明乳业等单位合作已经有不少产品问世。比如超市里售卖的光明畅优酸奶中含有的植物乳酸菌ST-III。还有光明健能“淘金高手”酸奶上,也添加了我们的国家发明专利金奖菌株“植物乳杆菌CCFM8610”。我们还和菌种生物技术、功能食品、药品等领域的等几十家企业有合作。比如协同创新中心里我们与企业合作的三个实验室中,其中有家苏州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前生产富硒农作物,和我们团队合作后尝试把微生物与微量元素结合,发现益生菌富硒后与没有富硒的菌种相比,对肠道调节更好,转化我们团队的菌种开发了益生菌富硒的产品。

  围绕益生菌可以大做文章。近期我们开发的新项目有很多,比如研究益生菌在结肠炎、肿瘤等肠道疾病治疗以及便秘、腹泻等症状的辅助作用;对于降血糖、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的功效;在免疫平衡比如过敏、湿疹、皮炎治疗的辅助作用,还有益生菌对精神调节等。

  问:对未来与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您有何设想?

  答:我们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要把我们好的菌种产业化,必须在与企业长期的合作中实现。在国内,益生菌的开发与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这几年,随着社会进步,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老百姓更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质。公众对益生菌的认知、认可度在迅速提高,益生菌成了研究领域中一个热门项目。

  我们团队到目前为止一直关注人用益生菌,未来我们还会更多关注研究肠道菌群的作用。另外,食品与益生菌的结合正从人用扩大到动物用,用途很广。比如畜禽水产的养殖密度高,动物易生病,会导致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随着抗生素使用逐渐规范,益生菌因为能够拮抗致病菌,有望减少畜禽水产养殖中出现的病害而受到关注。益生菌还能发酵农作物,让田里的玉米、小麦秸秆得到高效利用,保护环境。未来我们的研究可能会扩大到开发动物用益生菌。因为动物养殖涉及食品加工的原料,所以食品安全不仅仅关注加工,还要关注原料生产的安全性。

  新时代,国家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团队也在为“健康中国”努力,不断转变观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开发中国人自己的益生菌不懈努力。(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