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空中,无人机嗡嗡飞翔巡查地面汛情;地面,6辆装有GPS的防汛器材和设备车辆按指令迅速驶出市防汛物资储备中心;信息化应急指挥抢险系统将排水、筑子堤、处置管涌等抢险现场情况实时传送到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昨日下午,全市防汛抢险演练展现的高科技特色最是吸晴。“目前我市防汛初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效能提高,在险情发生的20公里内,已基本实现一小时完成人员、物资准备,一小时赶到现场,一小时设施安装、物资分发到位。”市城防办副主任冯晓说。
昨日14点,市防汛办接到“险情”电话后,立即指令位于严埭港的市防汛物资储备中心和防汛机动抢险队前往应急处置,并通过信息化应急指挥抢险系统实时查看每一个“抢险”环节。据悉,这是我市首次远程遥控指挥“抢险”。
“从现场视频看,水位上升快,即将漫过堤顶……立即抢排涝水、加筑子堤!”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专家从应急抢险指挥信息化系统了解到现场“汛情”,迅速给出指令。10多名穿着迷彩服、高筒雨鞋的抢险队员立刻将沙袋搬上堤岸。另一边,近10名抢险队员迅速将抢险车上的泵机、水管移下车,开机,将涝水外排至附近的严埭港。3分钟后,涝水就外排300立方米,“险情”得以缓解。
这时,应急抢险指挥信息化系统上传出无人机巡查发出的警示信号:堤岸旁发现一处“管涌”!冯晓接到指令后,立即带队员前往查看,发现土堤外有一处地面冒水。在指挥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立即搬来沙袋,在“管涌”处垒起一座直径约2米、高约1.5米的“沙袋井”,并在地面设置一条引流槽。
在一辆装有泵机的抢险运输车辆上,记者看到一个橡皮大小的二维码。抢险队员小邹说,我市很多抢险队伍都是兼职的,一些使用要求较高的防汛器材非专业抢险队员无法立时掌握操作要领。市防汛指挥部就此拍摄教学视频,抢险队员扫二维码就能现场学习并及时了解注意事项了,现场安装更加安全、快捷。
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人士表示,目前人防环节不松懈,技防水平不断提升,防汛屏障越筑越牢。(朱雪霞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