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柳绿花红,市民踏青休闲的美好画面中偶尔会闯入一些不和谐的场景。“城市客厅”太湖广场游人如织,提示文明遛狗的宣传牌随处可见,但仍有一些市民遛狗不牵绳,对文明劝导视若无睹。锡惠公园杜鹃花展花开正艳,个别游客为了花间留影,不惜踩踏绿地走进花丛。江溪前进滨水公园水清草绿,家住附近的几个居民特意带上网兜前来“捞螺蛳”,搅起一潭浑水。
这些刺眼的画面出现在市民巡访团团员们最近的抓拍镜头里。一位服务市民巡访团近20年的成员告诉记者,相比十年前,市民整体素质已大为改善。“以前想要对某个问题‘抓现行’,出门随便转转就能拍个‘有图有真相’,现在可能转好几天也抓不着。”经过持续多年的文明城市创建,我市文明程度整体明显提升,但一些不文明行为的个案仍时有发生。不文明养宠物、公共场所喧哗、烟头乱扔等与市民个人素质直接相关的陋习正是其中最难根除的顽症,依靠宣传呼吁效果有限,对待陋习痼疾,还需“开刀”动真格。
问诊
个别不文明陋习久治不愈
每天清晨五六时,许多人还未从梦中醒来,金色江南小区内一块草坪上狗叫声早已此起彼伏。居民杨女士反映,小区地下车库上方一块篮球场大小的草坪,本是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地方,却因变成遛狗场让人们避之不及。“很多人遛狗都不牵绳,有些狗体形还不小,旁人看见了只能躲得远远的。”杨女士抱怨,遛狗不牵绳只是一方面,每逢下雨天,地下车库的宠物粪便就明显增多,对于许多养宠物的市民来说,遛狗途中清理宠物粪便尚未成为习惯。
2019年6月,我市启动文明城市建设“十百千万”整治提升行动,对历年来我市在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失分较多的项目进行重点整治。不文明养宠物、公共场所吸烟等与市民个人素质直接相关的陋习,下转第2版>>>
常态化“小微执法” 向不文明顽症“开刀”
上接第1版>>>与车辆乱停放、小广告乱张贴等不文明行为一起列入“十大整治重点”。记者从参与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季度测评的第三方公益组织了解到去年我市各季度不文明现象的相关数据,自去年中“十百千万”整治提升行动开展后,车辆乱停放现象从第二季度暗访发现28起,降低到第三、第四季度发现10起和14起;小广告乱张贴也从第一、第二季度的13起、12起,降低到第三、第四季度的9起和5起。
与大多数重点整治行为发生频率普遍下降的趋势不同,个别行为不降反升,如不文明养宠物现象上半年随机暗访发现4起,下半年发现5起;公共室内吸烟上半年2起,下半年4起。市文明办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一些主要依靠市民自觉做出改变的整治行为见效较慢,这也是文明创建中的难题之一。
把脉
规则意识缺失放大文明“剪刀差”
市民文明素质,缘何成为文明创建整治重点中的“软肋”?市民巡访团团长吴佳佳认为,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日趋成熟,但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意识尚未在全社会形成。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接打电话的声音“包场”,乘地铁用手机看视频音响外放,一车厢的人被迫共同“倾听”。在吴佳佳看来,这些不文明行为正源于对规则的漠视,“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可能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稍加提醒还能改正,但还有一些人属于‘明知故犯’,规则对自己有利就遵守,规则妨碍了自己就破坏。”
高涨的权利意识和尚未跟上的规则意识,形成了文明的“剪刀差”,一些人越来越懂得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却常常对法律规范表现出无知或冷漠,以致每每“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锡城一家多年从事社会服务项目的机构负责人分析,一些不文明行为久治不愈,也与缺乏实际有效的治理手段有关。他认为,《无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规出台,已经解决了不文明行为治理中“有法可依”的问题,关键是执行起来能否结合实际落实到位,不留可乘之机,不容侥幸心理。“要避免不文明对文明的‘挤出效应’”,就要以严格执法捍卫守法者的权益,这也是一个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开方
真刀实枪常态化严查“小微违法”
“《无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已满一周年,知晓率不断提高。今年《条例》推进的重点是强化实践,让市民不仅‘知法’,更要‘守法’。”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要在实现《条例》全民知晓的基础上推动全民参与。据悉,我市近期已启动相关工作,针对《条例》中列入重点治理清单的不文明行为开展真刀实枪的专项整治。
4月29日,全市110个点位同步开展针对7大类不文明行为的“小微执法”行动,一场“剑指”车窗抛物、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遛狗不牵绳、不清理粪便等“小微违法行为”的战役全面打响,为市容环境整治“春雷行动”加码,同时进一步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记者从市城管部门了解到,对不文明“小微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可依据现场巡查直接摄像取证查处,也可通过视频抓拍或举报联系当事人后进行处理。当前,对不文明行为主要进行警示教育,下阶段将落实处罚,甚至让被处罚人来现场做城市管理志愿者等。
据悉,去年锡山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小微执法”,查处城市管理领域的不文明行为,成效明显。今年4月底到6月,全市“小微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查处,7月1日起将进入长效管理阶段。通过“小微执法”,涵养的是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最终促使市民形成法治自觉,助推文明“提速”。
(朱冬娅 实习生 吴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