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警方周刊

争当“护航员” 做好“贴心人”

全市经侦部门奋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公安经侦部门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增强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加主动进攻的姿态、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蓝剑1号”、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猎狐”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全面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专项,打击有力度

  今年3月,江阴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通过部门联动、快速落地、缜密核查等手段结合,快速侦破了任某某、吴某某两人利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倒卖熔喷布涉嫌非法经营案件,涉案价值20余万元。

  今年以来市局开展“蓝剑”“猎狐”等专项行动。围绕“突出重点、打治结合、协同作战、务求实效”的方针,紧抓境外追逃工作,从英国、缅甸、泰国等国家缉捕境外逃犯7名,快侦快破涉疫、涉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挽回经济损失892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非法集资类案件的打击查处,今年1月以来,全市共受理非法集资类案件立案侦查6起,新立案件涉案金额3.7亿元,涉及人数3600余人,与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0%、26%、91%,破获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大案、要案,非法集资高发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近期,宜兴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一举捣毁了一个盘踞在当地,假借政府相关部门名义,以传承发展“宜兴紫砂”文化为幌子实施集资诈骗犯罪的团伙。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查扣紫砂茶壶2300余把。

  严格制度,办案有法度

  3月17日,锡山红豆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发现公司内部有部分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物,锡山分局经侦部门接到报案后迅速响应,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案件破获后,考虑到公司运营实际情况,且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积极赔偿,对所有嫌疑人均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使公司生产经营损失降到最低。

  全市公安经侦部门严格把握入刑标准,把涉企案件置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审视和判断,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改革探索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经济犯罪、不正当经济活动与经济犯罪的界限,把严格公正执法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并综合考虑犯罪性质、后果和社会危险性,谨慎正确使用强制措施。

  同时,开展入企报备制度,坚持办案不影响正常经营、不伤及合法权益的原则,需要对重点企业采取搜查、查封、扣押等侦查措施的,严格执行报备审批制度。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经侦部门对涉企案件做到逐案跟踪督办,切实维护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安全复工复产。

  针对全球疫情暴发的特殊情况,经侦部门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放在对犯罪嫌疑人及家属的规劝敦促工作,敦劝早日投案。4月27日,涉嫌职务侵占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慑于法律威严,从柬埔寨回国投案自首。

  优化举措,服务有温度

  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始终将侵害企业权益的经济犯罪作为打击重点,把挽回经济损失作为侦办涉企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评判指标,穷尽一切手段追赃减损,让企业安心复产复工。专项行动以来,共挽回经济损失890余万元,得到受损企业一致好评。

  同时积极完善警企联动机制,帮助企业建立管理和防范制度,提升企业自身防范能力。强化经侦警务服务站“保姆式”“贴靠式”服务,及时倾听企业诉求,打造全市警企联动样板。同时,以“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等特殊节点为契机加强宣传防范,发布经侦典型案例,形成全民打防涉企犯罪的浓厚氛围。

  此外,我市经侦民警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针对疫情给企业复工复产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深入交流,积极出谋划策。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警力300余次,走访企业800余家。主动为复工企业查漏补缺,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提出防范建议,增强企业防范经济犯罪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截至目前,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经济犯罪类咨询服务400余次。(王怀远 蒯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