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202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新时代的 人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新华社发)

  2020年5月2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烈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久久回荡。

  5年磨一剑,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开启中国民事法律新时代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编纂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民法典,离不开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思想指引。

  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

  科学、民主立法的生动实践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总则,民法典编纂顺利迈出第一步。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

  编纂民法典,寻求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基本规范的广泛共识,必须扑下身子,倾听民声。

  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一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成为法治中国的靓丽风景。

  在“民”与“法”间彰显为民情怀

  ——这是关乎14亿人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权利宣言”。  

  ——这是镌刻在字里行间的“人民情怀”。

  ——这是贯穿始终的精神脉络。 

  有法律界人士感慨,民法典把对人身权、人格权的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

  从民法到民法典,一个“典”字折射出整个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民法典是权利的宣言,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

  一部民法典,熔铸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区别于西方民法典的价值理念,我国民法典清晰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到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价值内核之中。

  全面修典,不止于立法,更在于法之必行。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人们注意到,今年的两高报告均提出,要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依法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

  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必将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征程上树起又一座法治丰碑。(据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