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评

隔离柱“退休”的背后是理念的转变

  □ 杨伟松

  在近期开展的“春雷行动”中,滨湖区针对人行道上的隔离柱、隔离石墩等障碍物,按照“非必须不设置”的原则,展开了专项整治行动,许多破损、老旧、锈蚀的隔离柱,被连根铲除。与此同时,惠山区、锡山区等地也对影响市民行走的物理隔离物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拆除。市民为此纷纷点赞,感觉道路宽敞了、整洁了,心情也舒展了很多。

  隔离柱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局限性。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位日趋紧张,机动车、非机动车等占用人行道违停等顽疾,一直困扰着相关部门,为彻底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在人行道上设置隔离柱就成为了许多地方的不二选择,虽出于无奈,却行之有效,既简单实用,又便于管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治理要求的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加上科技手段的提档升级,人行道上隔离柱的地位在降低,其弊端倒是越来越突出了:不仅侵占道路,降低道路通行效率,一不小心,还容易造成对行人的人身伤害,有的隔离柱还严重影响到了救护车、消防车的应急通行。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试想,假如为了整治极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而让遵纪守法的人也要跟着“背锅”、付出相应代价的话,这样的做法,无异于“一人得病,全家吃药”。为了方便管理,却给行人带来了不便,这与当下的城市精准化管理背道而驰。当然,拆除隔离柱后,车辆的乱停乱放问题可能会出现反弹,相关部门正在综合施策,通过拓展停车泊位、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发挥科技力量等举措来解决,这也考验着相关部门精准施策的能力与水平。

  理念一变天地宽。从隔离柱设置到退出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做任何事情出发点和落脚点至关重要。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就有了隔离柱的“诞生”,从方便行人的角度出发,才有了隔离柱的“退休”。表面上看,是拆除了障碍,方便了行人,美化了道路;从本质上看,却是理念上的转变,从原先的以便于管理为主转变到现在以便于行人为主,这是以人为本、便民利民惠民的生动实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随着“放管服”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意义上的以管理为主的模式,正在逐步让位于以服务为主的模式。隔离柱的“退休”,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个案,这种实事求是的做法,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具体体现。我们期待着有更多这样理念上的转变,在制定政策出台举措时,能够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多作换位思考,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尤其可以用来重新审视“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等做法,如此,或许可以找到破解各领域中老大难问题的钥匙。毕竟,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等等,才是最终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尺。

  (作者单位:无锡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