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安斌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暴露了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尤其是经过多年建设而成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运行出现体制机制障碍,这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克服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的体制机制障碍
现有传染病专业监测预警平台运行具有以下几方面不足:一是现有预警平台系统运行比较封闭。这个系统平台往往由专业部门、专业人员和专业模型主导,信息采集渠道比较狭窄,很难把社会面上具有重要研判价值的信息和模型纳入进来。二是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具有类似“二十二条军规”式的困境。比如,目前使用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于病例信息填报要求非常具体详细,这对于已知传染病报送是没有问题的;而对于未知传染病,系统要求填报的信息根本不掌握,往往形成有信息无法报的局面。三是专业监测预警系统难以落实填报责任。医生临床发现疫情,就必须自己费心费力填报繁琐的表格。这样一来,很难保证所有发现疫情医生会及时主动报送。四是现有专业监测预警系统主要依赖临床病例数据和样本处理数据。而处理临床样本如细菌培养、病毒株分离、基因测序等工作,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等数据出来后,再由有关部门进行决策响应,这又会耗费一定时间。而这些耗费的时间有可能是扑灭某种恶性传染病萌芽的窗口期。
落实中央要求、克服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在整体改革完善国家疾病防控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以下几方面可以展现作为:一是收集与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相关性的更多信息。有些信息数据并非专业健康数据,却对专业监测具有效用。比如说,国外某科技公司曾经开发出一种基于网络检索词条的“流感预测模型”,其收集的数据种类与渠道,与专业监测信息完全不一样,但比政府专业部门得出的结论更快、预测结果也更准确。二是着力对“前疫情期”城市健康状况形势进行监测和研判。采取一定办法,在城市尚未发生疫病流行和疫病轻度流行、未触发专业响应机制时,对城市的疫病和人群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研判。三是建立“前疫情期”事件处理分级响应机制。参照疫病流行期的处置方式,实施不同等级、不同强度的防控措施,如加强对公共场所病原消杀、规定非饮食服务场所工作人员口罩作业等,从而实现抓早抓小。
■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探索建设综合预警平台
无锡处于长三角交通枢纽位置,经济社会活动频繁,人员密集度和流动性大,未来在防范疫病等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方面面临较大挑战。必须从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的高度出发,积极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期成果,努力探索建设一个以我为主的城市传染病综合预警平台,作为国家主导的监测预警平台的功能补充和末端延伸。
初步设想,这个平台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实现对公共场所人群常态化体温监测。体温升高几乎是所有感染的病理表现,所以有必要在地铁枢纽站点、大型市场、游客集散中心、学校等城市人群人流比较多的重点场所,建设基于红外成像和人脸识别技术的人群常态化体温监测系统,实现对重点公共场所人群的全天候、实时体温监测。一来,可以积累公共场所人群发热情况原始数据供机器学习生成监测模型。其次,可以根据人群发热情况采取对公共场所的消毒、隔离措施。此外,可以根据人脸识别数据,在必要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生成“城市病原性感染指数”。根据重点公共场所体温监控数据、城市内所有医院发热和其他相关门诊数据、医护人员感染情况、药店敏感非处方药和药具(如体温计)出售情况、互联网词条及痕迹数据,代入一定模型,生成“城市病原性感染指数”;实现对学校流行病监控的再强化。少年儿童是一些流行病易感群体,进一步加强学校流行病监控十分迫切。通过建设学校流行病监控系统,整合学校体温监测采样数据、家校联系系统学生缺课情况数据、儿童医院门诊数据、少年儿童疫苗接种数据、互联网家长留痕数据等,建立一定模型,对学校流行病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并根据综合评判建立响应系统。
平台还可以对社区流行病实现沉底监控。通过社区内医院门诊数据、社区药店敏感非处方药出售情况、已收治流行病病人住址等数据,根据一定模型,判断社区流行病发生概率,决定社区防控响应行为;对城市是否进入“前疫情期”进行自动预警。根据城市流行病历史数据、城市病原性感染指数、外地流行病状况等相关数据,通过建模型自动判定城市是否进入“前疫情期”,如果已经进入,则启动分级防控机制;对城市居民疾病和治疗情况进行大数据评估。汇集城市各类医院门诊、住院和医保刷卡情况,对全市居民疾病和治疗情况进行大数据评估,以便更加精准规划配置医疗资源。在以上功能基础上,还可以开发面向市民和商用的城市“健康天气预报”系统,指引市民出行、出游行为。
(作者系无锡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