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财经周刊

新三板精选层投资“热情似火”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逻辑与主板有差异,上市后可能出现估值分化

  □本报记者 吴梦佳

  近期,新三板精选层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关注。从此前情况来看,首批企业关注度广、参与度高,首批发行的股票遭到投资人哄抢,打新资金超过1000亿元。但由于“僧多粥少”,目前中签率不高。根据公开消息,首批32家企业预计将于本月底挂牌开盘,即将进入二级市场交易阶段。

  精选层发行正在稳步推进,已有近20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发布公告,拟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精选层挂牌。目前投资热度仍未消退,这些“在路上”的公司已成为众多投资者新的“围猎”目标。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投资是否适合自己、后续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参与、参与深度又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投资人需要着重思考的,决策前不妨来看看首批投资者的经验。

  ■ 投资人使“牛劲”却捡“芝麻”

  “冻结200多万元10个工作日,才中了100股,感觉自己使了‘牛劲儿’却只得了个‘芝麻’。”日前,在市中心某证券营业部,一名职业股民告诉记者,自己早早就铆足劲儿等着这次“打新”,由于这次需要预先缴纳保证金,还提前调集了资金来做准备。本以为按照“打新不败”的惯性能获取丰厚的收益,但中签少,“即使开盘后股价翻倍,也才赚2000多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首批32家企业的发行结果已经公布。以最先启动公开发行的艾融软件为例,网上发行申购倍数达到2339倍,网上获配比例约为0.06%。其他企业网上申购倍数也在160倍以上。有关人士解释道,由于目前场外资金充足,而受疫情影响目前合适的投资渠道比较少,精选层首批发行投资者关注度高,造成了市场“拥挤”。

  按照规定,新三板网上公开发行遵循“比例配售+时间优先”规则。此次在认购异常火爆的情况下,不再考虑投资者的认购资金体量,而是采取“先到先得”的方式向投资者配售股票,因此可能出现即使顶格申购不中签,而只要排序靠前,申购100股也可中签的情况。全国股转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配售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向资金量较小的中小投资者倾斜。”

  ■ 虽有“潜力”但更考验投资眼光

  虽然首批中签率不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举措不断落地,新三板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合格投资者130.82万人,是去年底的5.6倍,整体市场热度也明显提升了不少。随着未来交易的活跃和正向效应的放大,会吸引更多公司到精选层挂牌,吸引投资者分享新三板改革红利。

  有关人士提醒,精选层企业尽管是优质企业的代表,但还脱离不了中小企业的规律。比如,有些企业存在大客户依赖问题,但是,公司主要客户稳定,而且逐年加大研发投入,未来成长空间较大。与成熟企业集中的主板市场相比,精选层企业有“潜力”但更考验投资人的眼光。

  “鉴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同,精选层‘打新’逻辑与A股有本质区别,并不是中签必赚。”业内人士表示,精选层“打新”要优选标的,由于新三板企业大多还属于成长初期,应该遵循价值投资逻辑,而非获取流动性溢价。

  ■ 进入二级市场后应审慎投资

  眼下,首批股票很快将上市交易,进入二级市场后走势将如何表现?不妨来看看这些公司的“质地”。

  据股转公司介绍,从行业上看,这32家企业分属 6个行业,其中25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为 78%。分析人士表示,这些公司集中在TMT、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行业,研发强度比肩创业板公司,营收体量较大,部分还需培育。其中,行业龙头贝特瑞、颖泰生物营收体量在40-50亿元,其余公司平均营收3-4亿元,利润5000万元左右,募集资金平均是2.55亿元。成长性方面,精选层首批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中值达到25%,与科创板、创业板公司中值接近。

  目前,首批32家精选层公司均确定了最终发行价格。有统计显示,从最终发行价格相比于股票在新三板二级市场最近的收盘价比例来看,大多数公司为折价发行,折价率均值为85.6%,这为未来进入精选层后的上涨预留出了合理的空间。业内人士提醒,精选层开板交易后很可能会出现估值分化:有显著转板预期的企业估值会更贴合沪深两市,反之则出现显著估值差。因此,投资人仍要谨慎选股,在充分了解相关企业业绩情况、行业背景等信息的基础上,理性参与、审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