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市公安局积极顺应政府职能转变新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切实转变社会治安管理理念,主动适应权力“紧身衣”,严格落实审核把关“一把尺”标准,坚决杜绝服务群众“玻璃门”现象,创新推进社会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实惠民利企、服务发展的各项举措,有效破除社会治安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提升包括行政许可在内的社会治安管理质效。
简政便民,行政审批“大瘦身”
今年1月,家住宜兴的吴先生本来要驱车几十公里到无锡市公安局办理公章刻制许可证,得知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已下放许可审批权力,当天在家门口的宜兴市公安局就办理好了。其实,自2019年以来,无锡公安在严格规范治安部门行政权力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行政权力下放和简政便民工作的创新实践,先后将典当业,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Ⅰ、Ⅱ级焰火燃放许可等5个事项,委托下放至市(县)、区公安机关许可审批,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
无锡公安按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指导思想,对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爆破作业项目以及保安培训单位等10个事项进行“大瘦身”,取消了办理中有关单位的资质、无犯罪纪录、培训考核等8大类证明材料,改为治安部门通过内部系统数据、部门间共享信息、走访调查等方式进行核查,进一步方便了企业和群众行政许可申请。
另外,无锡公安还对保安培训许可、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爆破作业单位许可和保安服务公司许可等4个事项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办理制度,将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营业执照和能分离的许可证相分离。改革以来,全市已有58家申请单位以告知承诺制方式取得了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最快的当天即领取了许可证件。
压缩时限,许可办理“加速度”
无锡某爆破公司承揽了南京的爆破工程,2020年3月,该公司一批爆破人员的许可证即将过期,针对该公司施工工期紧、任务重且相关作业人员均在南京施工现场的实际困难,无锡公安为该公司23名爆破作业人员在线办理许可证,再将相关许可证件直接邮寄至该企业在南京的项目部,为从业人员免去了来回奔波的时间。
无锡公安深入推进“互联网+治安政务服务”工作,依托“无锡公安微警务”等在线办理平台以及警邮协作机制,以“双向寄递送达”方式,实现市、县两级治安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今年以来,通过这种方式共为130人“不见面”办理了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件。
为了压缩办理时限,无锡公安各级治安部门自加压力,通过采取先期介入,预约上门指导、许可申请“助办服务”等措施,全面压缩办理时限,治安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办理平均时限已压缩至去年同期的40%以下。通过流程优化,枪支弹药运输许可等3个事项实行窗口当场即办。
主动靠前,创新服务“添活力”
去年11月,宜兴市公安局治安部门检查发现某公司因生产工艺改进,已不再需要使用的2.38吨剧毒化学品丙烯醇长期库存积压难以处置,给企业经营和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压力。辖区治安部门启动服务机制迅速为该企业协调其他生产单位,及时进行了安全转移和生产处置,减轻了企业负担、消除了安全隐患。
“针对部分监管企业反映的废弃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处理难的问题,我们通过协调市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创新设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生产性处理协调服务机制。”无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陈宙介绍。
据了解,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废弃的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可以向市公安局提出申请,由市公安局治安部门帮助查找协调有关企业单位,对符合条件且自愿达成协议的,进行协调生产性处理。该举措实行以来,已先后为全市8家企事业单位的2.89吨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协调安全处置,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减轻了企业安全管理负担。
(孙超、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