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老干部的成熟经验成青年干部最好的营养

10年“蓝青工程”助推机关关工委工作

  对于刚刚踏上岗位的青年一代来说,学会走出“舒适区”,试着在历练中成长,在岗位中寻求突破,是适应机关工作的关键。老干部就是青年身边的引路人,他们的职业经验是青年人最好的“营养”。

  2009年,市级机关关工委与团工委、退管会在市级机关联合实施“蓝青工程”。多年来,“蓝青工程”已经成为关工委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出了老同志的正能量作用,让机关青年获得工作、学习上的有效引导,不断提升机关青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意识。

  做好青年职业道路的引路人

  市税务局关工委是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他们坚持青老干部同推进同发展,依托“青马工程”“锡税青年学习社”“扬帆计划”等平台,加强机关青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学习,开展多项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年人的工作积极性。

  近日,一封家书在市税务局里“火”了。“作为第一批机关党员先锋队的抗疫工作人员,我被分配到火车站执勤。时间长了,孩子开始闹情绪,我就给儿子写了一份家书安抚他。”市税务局负责党建工作的陈爱军坦言,经历了非典和汶川地震,接到抗疫任务后的陈爱军对“有国才有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自身经历表达真情,“真”就是书信的基调。“有很强的代入感,换作自己也会先顾大国再想小家。”这是局里的很多年轻同事读完家书后的感触。陈爱军称年轻人思想多元、可塑性强,能给他们带来积极影响,自己也很欣慰。

  如果家书是无意间带给青年干部的感触,导师带新人则是税务局关工委多年来的“习惯”。见证多次机构改革,不变的是对税收工作的热爱和不舍之情。今年,在锡山区税务局2020年度退休干部荣休仪式上,5名即将在本年度退休的同志分别回忆了自参加工作以来的种种经历,这也是对新入职的大学生的激励。7月1日下午,市税务局二分局举行了“芯动力”团队启动暨师徒结对仪式,正式跨科室组建专业团队。团队内的8名学员都有了各自的指定导师,他们将获得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提升业务能力。

  获得2019年练兵比武税务稽查类全省第一名的彭鹏至今还记得当初数次陪伴他到深夜的导师。“那时候我准备考注册会计师,600多页的教材,每句话都是重点,中间还不能落下工作和技能学习,我差点就放弃了。”彭鹏说,那时他的导师叫范志一,在鼓励他不要轻易放弃考试的同时还成了“陪读人”。“当时内容涉及很多,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等,每晚工作结束后就在办公室继续看书,范老师会结合工作教授我查账审计的技巧。”这样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方式让彭鹏受益匪浅,10年职业生涯,范志一对于彭鹏就是一位职业道路的引路人。

  9年师徒,她们之间亦师亦友

  2011年起,无锡市统计局关工委开展了“结对研学,携手共进”的结对研学活动,有九对师徒结对成功,无锡市统计局核算处处长梅静秋和无锡市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处副处长黄丽亦就是其中一对。“新人刚到岗工作后,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多种问题需要请教经验丰富的师傅。”黄丽亦说,统计的思维是工作的基础,尤其是非科班出身的新人,更需要师父的言传身教,想自己实现突破难度很大。数据归纳、进度分析、专题分析、图表制作、课题研究……梅静秋在多方面给予黄丽亦指导,并帮着她梳理工作思路,传授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逐渐引导黄丽亦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

  2019年在继续实施“蓝青工程”成长计划的过程中,市统计局不仅邀请省市局专家和领导、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业务专家给青年同志传授经验,也进行了多期统计微课堂、统计分析撰写讲座等活动,使青年同志的统计分析研究水平得到提高,尽快成为统计业务的骨干、能手。

  “三年出成效”是统计局结对研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每一年度会根据结对成效评选“最佳师徒”。“我的师父梅静秋处长的业务能力非常出色,进取、能干、敬业、负责是她的代名词。多年来,我跟随师傅一路成长,彼此交流的内容除了工作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早已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黄丽亦说,自己现在也带了徒弟,依然秉承着师傅梅静秋给她传递的踏实、肯干、坚持学习的良好作风,帮助新的青年同志更快掌握业务技能,让前辈的精神在条线上薪火相传。

  (杜宇、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