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太湖周刊

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应该是什么样

  □韩玲、陈菁菁

  高楼大厦可以彰显一座城市的活力,“图文博美”等文化场馆则体现城市的精神内涵,往往也被比作城市的“文化客厅”。近年来,我市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场馆遭遇着“孤独、寂寞、冷”。如何让国家投入了那么多资金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真正成为接地气的“文化客厅”?真正做到文化乐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正值市首届文化场馆月,无锡各大文化场馆的负责人齐聚东林书院畅所欲言。

  在提升服务中营造“亲民范儿”

  暑假里,无锡市图书馆开门前,馆外又照例排起了长队。受疫情限流影响,尽管接待量只有往年三分之一 ,但市民的阅读热情依然很高。“自2000年10月新馆开放以来,市图书馆率先在业内推出全年天天办证、天天开放和夜馆服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来,让阅读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无锡图书馆馆长钱菲菲表示。

  很显然,如今“亲民”已成为现代文化场馆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免费开放,不应只是把“围墙”拆掉,把门打开,后续服务上的各种努力,为的并不是追求参观者的数字,而是竭尽所能让普罗大众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让我们的博物馆在面貌上变得更加亲民,让观众觉得这里是艺术的殿堂,同时也是能够享受服务的休闲场所、城市客厅,这是我们在办馆时要考虑的问题。”无锡博物院党总支书记肖炜说。

  “与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相比,文化馆可以说是最深入基层的场馆,它承担着全民艺术普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艺创作等多项职能,‘亲民范儿’与生俱来。”市文化馆馆长林琰用“群众演给群众看”形象描绘了文化馆的职责。她说,长期以来文化馆的受众多为老年人,要进一步吸引年轻面孔,就要扩展服务覆盖面,精准对接多元化需求,从“我们有什么,群众得什么”转变为“群众要什么,我们给什么”。

  正如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张曙峰所说:“场馆的硬件建设有周期,但软件怎么提升和改善却是每时每刻都能做的。”他提出,无锡尽管早在2016年就已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但诸多文化场馆在服务效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论是服务手段的“标准化”管理,还是场馆资源的“数字化”改造,都有需要“补课”的地方。

  文旅融合变身“网红”打卡地

  “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不仅本地居民熟悉,外国游客也都想去。好的美术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旅游景点,能够吸引游人如织。”无锡美术馆副书记顾玮倩认为,美术馆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地域资源,与旅游行业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她觉得,要把美术馆作为“综合体”来运营,这里除了美术展览之外,应兼有各种延伸,可以喝咖啡,可以买文创,“连苏州博物馆的紫藤种子都成了‘网红’”,美术馆理应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旅游名片。

  在文旅融合的当下,图书馆也成为市民的日常打卡点。大家走进来不仅是为了借还图书,吸引他们的还有一场场启迪智慧的讲座、一次次互动交流的沙龙,以及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近年来,无锡图书馆联合蠡园、荣氏故里等名胜景点,以“寻访+讲座”的形式,带领读者领略城市文化内涵。还联合惠山古镇,承办首届大运河文化生活节等,吸引近15万名市民游客参与体验。为浓厚“夜间文化”氛围,今年7月举办了首场夜间读者活动,8月还将推出消夏古琴音乐会,让市民体验夜访图书馆的乐趣。

  作为锡城最年轻的文化地标,如今的无锡大剧院无论是演出场次还是上座率,都能与一线城市“别苗头”了,无锡观众想看《白鹿原》不用去北京,想看阿加莎也不用去上海,“我们甚至能看到好多外地游客拖着行李箱来无锡看演出”,无锡大剧院副总经理云霄笑着说,高雅艺术对文旅消费的带动效应愈发凸显。而900多岁的东林书院也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书院管理中心主任荣骏炎介绍,一个融“学、赏、读、养、饮、食”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书院生活文旅体验项目”正在酝酿中,预计今年10月份就可与市民游客见面。

  打破壁垒从“独唱”到“合唱”

  无锡作为万亿GDP城市,其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能级是不相匹配的。要让“文化的腿”跟上“经济的腿”,张曙峰认为,除了在场馆的规划布局上要有长远的考虑,还得打破条块壁垒、行业壁垒、区域壁垒,同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变各个场馆曲高和寡的“独唱”为全社会文化力量振聋发聩的“合唱”。

  无锡部分文化场馆已经有了行动。“我们要引入‘大美术’概念,开放更多场地设施设备,让美术馆这个艺术空间变得更亲近。”顾玮倩说,美术馆不应该等公众进门,而需要主动走出去,继续伸长自己的“触角”,重视“流动美术馆”的发展,在办展策略上更灵活一些,到社区、影院、学校、商场“扎根”,真正让艺术走近市民。“我们在中山路红豆万花城的无锡美术馆实验空间就是这样的尝试。”

  而锡图的“总分馆”建设,便是与社会力量跨界合作的主动探索。东林书院分馆、薛福成故居分馆、国联金融分馆、开原寺分馆、人民医院分馆、无锡地铁分馆……一批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分馆,让全民阅读成为时尚。此外,市文化馆也在尝试将非遗课程、团队建设、艺术研究、展示交流等融入高校基地建设,借助高校前沿理念、技术人才等优势,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普及率和影响力。

  未来,无锡会继续加强博物馆间的“串珠成链”,实现抱团发展。据了解,无锡将聚焦环大运河文化场馆群的开发与利用,将东林书院、薛福成故居、钱锺书故居等场馆纳入精品旅游线路当中,对外集中推介,通过推动环大运河博物馆群的协同发展,促进各层级文化场馆友好互动,提升文化场馆行业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