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保健周刊

八院小儿手术迎来暑期高峰

  随着气温节节攀升,无锡八院的儿外科迎来了就医高峰,割包皮、补疝气等小手术甚至“火暴”得排不上号。医院方提醒家长,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选择假期手术要事先做好“功课”,需带孩子门诊检查后尽早预约,合理安排好时间,防止扎堆。

  ◆每天“泡”在手术室,医生忙到飞起

  下午2点,记者见到八院儿外科医生崔琪,他上午刚做完2台手术,中午还完成了一台小儿肠套叠急诊手术,“整个上午都像打仗一样。”崔琪告诉说,每年暑假都是孩子做手术的高峰期,每到这时候儿外科医护就进入了忙碌的“疯狂模式”。

  暑期儿外科收治的主要是包茎、疝气、鞘膜积液等小儿常见病。崔琪说,这几种疾病都事关孩子的生殖健康,所以家长们都非常重视。比如包茎严重时,会导致排尿困难。天长日久会藏污纳垢,引起包皮和生殖器龟头发炎,还会影响发育。“由于平常孩子们都要上学,加上术后护理方面的考虑,所以很多家长都选择在暑假送孩子到医院治疗。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暑假手术扎堆爆满的情况。”

  3岁的小男孩彤彤(化名)因两侧阴囊大小不对称,一侧异常大,医生诊断是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又是啥?崔琪说,指的是鞘状突因先天发育时没有闭合,鞘膜囊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当积液量大且无明显自行吸收时就需手术。鞘膜积液、小儿疝气都是由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

  今年的暑期比往常时间短,7月18日才开始放假,但截至8月初,两周时间内八院儿外科已经收治了近50例小儿割包皮、20多例修补疝气、近10例鞘膜积液。崔琪说,疫情初期一个月仅有4-5台手术,但进入暑期,平均每天一人就要做5-6台手术,几乎全天都“泡”在手术室里,忙到飞起,“不过,看到孩子们康复了,再苦再累都值了!”

  ◆三分治疗七分护, 护士争当“哄娃高手”

  孩子动手术,因恐惧而哭闹不配合,往往会增加手术的难度。于是,哄孩子成为护士们的“必修课”。从术前探访开始,手术室护士们不仅要详细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病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交待注意事项……还积极主动向患儿家属了解孩子的喜好,想方设法“投其所好”,让孩子配合手术的完成。

  “宝贝,不要怕,我们一起来画画好不好。”护士陈红说,手术护理团队里有不少绘画高手,一会画“光头强”,一会画“喜羊羊”……患儿们点一个,护士们就画一个。在画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打消了小病患的惶恐。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护士们买了不少玩具,让小病患们在等候的过程中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我们会鼓励孩子们,如果打针表现好的话,送玩具作为奖励,这招也十分管用。”

  三分治疗七分护,为了安抚患儿,还有护士专门去学儿童心理学。有一次,一个患有小儿疝气的小病患来手术,从妈妈手中接过来孩子后,护士长问小病患:“吃早饭了吗?”小朋友摇了摇头。护士拿着一袋奶白色的麻醉注射液,接着问:“那喝不喝牛奶啊?”小朋友点点头,也放松了紧张情绪。“你要橙子味还是苹果味呢?”“要橙子味的。”“那马上给你打开,不过今天我们要从手这里‘喝牛奶’。”很快,麻醉师就为患儿注射麻醉药,几秒后患儿就进入了“梦乡”。孩子的妈妈知道这件事很感动,专门打电话来感谢。

  ◆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假期看护安全很重要

  据了解,现在的儿外科手术基本上都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比如鞘膜积液,就是在腹部开一处直径不到1厘米的切口,找到鞘状突,用可吸收的线进行结扎治疗,整个手术一气呵成,仅需20分钟左右。为优化手术流程,减少患儿等待时间,医院合理调整病区床位,加快病床周转,保障患儿能及时入院治疗,尽快恢复出院。

  儿科专家提醒家长,平时要注意自家男孩的阴茎是否健康,如果发现经常有包皮口红肿、发炎、不能上翻的情况,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另外,当孩子腹股沟或脐孔出现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的包块时,可能是得了疝气,或者发现阴囊有大小不对称的情况,可能是鞘膜积液,也需及时就诊。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假期里不能放松看管,特别是外出度假时,应注意孩子的安全,尽量少做危险动作,参加剧烈运动时要有专人指导看护,避免意外发生。特别要小心幼儿发生吞食玩具零件等异物的情况,一旦异物入口,有些就不得不手术治疗,所以一定要看护好。(杨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