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评

小微执法有力度 也要有温度

  新闻回放:近期,苏州高新区城管局针对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停电动自行车、未及时清理宠物粪便等14类不文明现象开展“小微执法”行动。在做到“速度+力度+温度”的同时,城市管理的执法者转换角色,成为热情的“服务引导员”;而那些小微违法者则成了自觉维护城市文明的“编外管理员”。按照高新区推行的新办法,小微违法者积极协助执法人员开展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可以抵充相应的行政处罚。目前,高新区城管部门已通过这样的处罚方式劝阻了非机动车违停行为100多例。(据9月16日《苏州日报》)

  快评:治理小微违法,处罚过轻难以产生威慑力,处罚过重又容易矫枉过正,引发市民的抵触情绪。把握好处罚的“度”,才能在震慑违法行为的同时让市民心悦诚服。开展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来抵充相应的行政处罚的做法,既达到了处罚的目的,又让小微违法者成了自觉维护城市文明的“编外管理员”,是个有益的尝试。

  治理小微违法也是改变市民生活习惯、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过程。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停电动自行车等小微违法行为,反映出了一些市民生活习惯和文明素养急需改善。通过执法过程对市民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可以减少小微违法现象,提升城市的文明水平。在前段时间,锡城大力整治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现象,在严格处罚的同时也对违法者进行教育,骑电动自行车戴头盔就逐渐成为市民的出行习惯。治理小微违法行为需要的就是这样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法方式。(王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