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本年度“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金融知识的宣传重点,主要围绕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等内容,向群众进行宣讲。于是,锡城许多金融机构纷纷组织人员进社区、进万家,目的也是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金融知识的认知能力。然而,据观察,当下不少金融机构组织的普及金融知识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或街镇商超,对于农村特别是较偏远的地方则很少“踏足”,使之有的中老年农民对现代金融知识几乎一窍不通。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及时“纠偏”。
与城市相较,在农村中普及现代金融知识,不仅工作难度相对要大一些,而且所花出的功夫也许更深。一方面,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村中部分中老年农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面接受、理解、掌握金融知识的内容,需要长期的引导和示范;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农民对金融信息了解不多、平时对金融知识认识模糊等原因,在遇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时,往往不能及时识破,导致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于在农村普及金融知识,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平时多“眷顾”,而且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令其真正深入人心。
首先,金融机构可建立员工蹲点制——由设在街镇上的营业网点指定员工联系一至二个村,并以村为单位,由员工经常向当地农民“面授机宜”,一方面向他们宣传金融知识,诸如如何识别假币、如何学会除存款外的投资理财、严防电信和网络诈骗等;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妥善办理缴费、转账等金融事务。由江阴农商行、宜兴农商行等本土金融机构在辖区行政村所建立的联络反馈机制,既能及时捕捉到农民的融资需求信息,又较好地畅通农民融资需求渠道。这样既服务了当地农民,又拓宽自身业务领域。
其次,金融机构可开设金融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搭建普惠金融与农民的连心桥。目前,不少金融机构均在街镇上建有网点,银行应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进村入巷为农民开展常态化的金融知识辅导,并及时收集整理农民在金融产品方面的需求、对金融服务的期盼,真正做到零距离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再次,金融机构可培育一批普及金融知识的“重点户”,如当地农产品生产销售专业大户、村农业合作社财会人员等。通过他们把金融知识内容里的专业术语,转化成接地气的“方言”,使农民听得明白、弄得清楚、容易理解。这样就能让农民更好地了解现代金融知识,掌握现代金融的操作技能,让农民在当今金融消费中跟上趟、不掉队,用实际行动把普惠金融政策落到实处。(刘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