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纵横 发布厅

秋冬季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

“突发聚集性疫情处置关键举措”发布

  记者近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今年秋冬季,我国面临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的风险,防控任务艰巨。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实践性成果巩固为制度性成果,形成突发聚集性疫情处置指南,包括五大关键举措,指导全国各地有效防控疫情。

  举措一

  发现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域,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对社区实行精准管控。

  专家解读:近几个月来,国内发生的几起聚集性疫情显示,突如其来的感染病例往往在最初令人措手不及,给病毒溯源和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发现病例2小时内要报告,核酸检测重点人群3-6小时、常规检测人群12小时内要报告结果。

  举措二

  以核酸检测为核心扩大预防,提升检测、采样能力,力争5-7天实现所在地市人员检测全覆盖。

  专家解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6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提出,进行较大规模人群检测时,可采用将5至10份标本混检进行初筛的方法,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如遇疫情来袭,在首轮发病的时候,可以使用1:10核酸混检技术,迅速完成全员检测。此外也要统筹好核酸检测资源,加强第三方检测力量的建设,把科技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结合起来。

  举措三

  坚决集中隔离,准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场所,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全部集中隔离。

  专家解读:早在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三版《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中,就将无症状感染者纳入防控管理,强调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举措四

  一旦病人超过10人,坚决腾空一所500张床位以上医院,集中收治,同时统筹做好重症病区设置。

  专家解读:出现10人以上本地确诊患者就可能存在社区传播疫情,因此,要未雨绸缪,迅速确定定点医院,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举措五

  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做好信息发布,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应每天发布信息,稳定社会情绪。

  专家解读: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报告新发病例,可以引导公众根据疫情状态调整个人防护措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