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关键在于饮食和运动,可治的关键则在于早期发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诊疗中心主任屠惠明教授表示,目前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低,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发现晚,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 及早筛查,肠镜下可切除早期病变
目前,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工作以“先行先试”的模式推进,开展社区无症状人群大肠癌筛查,发现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时肠镜下切除,可以避免肠癌发生。
屠惠明教授提醒广大居民,如果出现排便规律改变,比如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消瘦及腹部肿块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50岁以上、有结直肠息肉史或结直肠癌病史、慢性肠炎、长期饮酒或高脂饮食、长期坐着工作且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可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检。如果发现有肠息肉则必须高度重视,因为80%的大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
■ 大便隐血阳性,需立即肠镜检查
一般来说,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直肠炎、大肠癌等疾病都会导致潜血。因为潜血都是长期少量多次出现的,所以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轻度或中度贫血症状,这是一个征兆和信号。贫血严重的话,会导致患者头晕乏力甚至是昏迷。大便潜血阳性者必须立即进行结肠镜检查,如果结肠镜发现腺瘤、大于1厘米增生性息肉,或者结直肠癌等都必须进行手术切除。
满足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项即是结肠恶性肿瘤发病高危人群。第一,父母或兄弟姐妹当中有人患肠癌;第二,本人做过肠镜,并发现有肠道息肉;第三,本人曾经有其他癌病史;第四,有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大便有黏液、血便,有慢性阑尾炎以及阑尾切除术或胆囊开过刀的;第五,连续间隔一周的两次大便潜血,有任何一次阳性的,都要做肠镜筛查。
■ 肠癌不是一天形成,癌变过程漫长
大肠癌易早期发现,若能在早期发现它,只需通过简单的微创手术即可治愈。如今的胃镜、肠镜可以做到胃肠腔里去,直接看到病灶,还可以取出病灶来,拿出来化验并确诊。随着微创技术不断进步,可以通过肠镜的活检钳道,送入很多微创的手术器械,切除早期的息肉、腺瘤甚至是早期的结肠癌。
跟所有的恶性肿瘤一样,大肠癌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它的癌变过程也很漫长,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 从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社区筛查时如发现有肉眼看不见的出血建议去做一次肠镜,就可能发现那些正在变化中的肠癌早期病变。
(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