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全市工地扬尘整治“红黑榜”放榜,7家因文明施工管控不到位登上“黑榜”的工地已积极投入整改中。据住建人士介绍,首次放榜目的是给全市工地文明施工敲响警钟,下一步“红黑榜”将从“大而广”走向“细而精”,启动分类放榜,重点对市政工程、区或街道下属的道路景观工程、拆迁工地、开竣工项目和待开发地块进行“拉网式”巡查,增设“整改榜”,曝光并采取多种形式的“重罚”和信用惩戒,督促黑榜企业“销号”。
积极整改
“黑榜”企业希望尽快“正名”
“榜单放出后,当晚即成立了地铁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整改小组,任务到点、责任到人,以最严标准、最快速度实施整改。”地铁建设分公司负责人说。经过双休日两天的紧张整改,记者昨天上午在地铁3号线市政道路恢复施工02标工地现场看到,地面的裸土已用绿网覆盖,建筑垃圾已清除,2台喷淋式洒水车在工地周边道路上降尘。
首次登上“黑榜”的工地中,有一家位于梁溪区的工地,只有建设单位没有施工和监理单位,该工地的上榜理由是,未办理施工手续就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大面积裸土及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未覆盖,未采取降尘措施。梁溪区质安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项目还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总包单位未进场,目前已责令建设单位组织整改。昨天在该地块看到,地面的裸土已基本覆盖,已经进场的大型设备暂停施工。
“看到自己的工地上了‘黑榜’,其实巡查当天已开始整改,希望能在下次验收时为企业‘正名’。”某上榜工地负责人说。市质安站副站长朱秋良介绍,由于明确了各项目的建设、施工和监理三方单位,榜单发布后,对“黑榜”工地整体起到了震慑作用,不少企业主动联系属地质安站希望尽快“回头看”,让企业能登上“整改榜”。
集中暴露
“问题”工地特征明显
从此次“榜单”来看,5家登上“红榜”的工地,全部处于工程建设的中期,而且均为房地产建设项目,而上“黑榜”的7家工地则分布在待开发地块、市政道路、景观改造项目和一些厂房建设项目。
从无人机航拍及各区质安站督查情况来看,大面积裸土未覆盖的,基本都是一些待开发地块,或者是刚刚开工的项目,目前这类情况占到近六成,市住建局质安处处长朱烨昕说,“地块刚交付,开发商还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土地正好处在‘三不管’地带。”当前,对于已经签订合同有施工单位的工地,主要惩处其施工企业,对于尚未确定施工单位的项目,将直接追究开发商(建设单位)的责任。
一些区或者街道的道路建设和景观改造等“小工程”问题最多。朱烨昕表示,这些不需要申领施工许可证的市政工地不在属地质安站监管范围内。此外,街道建设的项目也不容乐观,此次上“黑榜”的周新老街南侧规划道路建设单位是经开区太湖街道办事处,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只负责项目招投标,没有监督执法权,开工以后基本是以施工单位“自建自管”为主,这类工地很容易沦为文明施工的“盲点”。
“重罚”加码
更严管控措施补“短板”
“问题”工地多是地点隐蔽甚至监管部门不明确的工程,如何“堵上”这类漏洞?“我们‘雇’了环保部门的走航车,随时采样分析,走到哪里,监测到哪里。”朱烨昕介绍,下次放榜就不是“画大饼”了,要精准到“顽症”工地,逐个击破。
以往都是环保部门指明扬尘超标点给住建部门下任务。“与其被动查,不如主动干。”住建人士说,全市文明施工“红黑榜”放榜以后,5台走航车开始正式对工地专项巡检,为扬尘管控提供精准“情报”。目前,来自工地自己上报的数据、走航车现场分析的数据和督查人员“四不两直”现场查到的情况将同步比对,让上榜工地“心服口服”。
据介绍,上“黑榜”企业将有5天时间完成整改,整改验收合格后可登上“整改榜”,及时正名“销号”。对于累计两次上“黑榜”的企业将责令其停工整改,并约谈项目负责人。此前,一些建设施工单位认为罚款5万—20万元“不痛不痒”,继续违规施工。住建人士透露,下一步将按日计罚,自通报时间起每日递增累计罚款,直至整改合格。
截至记者发稿时,梁溪区文明施工“最严”措施发布:连续“黑榜”通报两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将延缓预售,收尾的市政绿化施工项目将延缓申报竣工。梁溪区质安站副站长邹冠闻介绍,对于建设项目,抓住延迟交付、难以跟业主交代以及施工单位拿不到工程款等“痛点”将使处罚更有效。
(孙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