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太湖周刊

江南桂花香

  □江凤鸣

  九月秋深,丹桂飘香。江南小城,秋风扫落残花,渐渐赶走暑气。阵阵秋风凉雨,催醒了金桂,“她花开罢我花开”,桂子花开的季节到了。

  今天原本要到惠山古寺赏菊,尚未走出小区的大门,我就闻到了淡淡的桂花香。

  走近惠山香气愈浓,抬头看见一棵两人环抱的桂花树,真怀疑她是棵桂花王。可老人们说:桂花王不在地上,在天上。月亮上的那棵桂花树,才是真正的桂花王。江南本无桂,是月亮上斫桂的吴刚,在一个中秋夜,偷偷撒下一把桂子到地上,江南的山边水畔才有了桂花香。而事实上,桂花属木犀科,中国的江南、西南等处就是她的原产地。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栽培历史有2500年以上,尤以江南吴地栽培最为集中。

  拐进惠山古镇,从惠山高处飘落的桂花,米粒一般,阵阵落下,落在人的头上、身上,犹如桂花雨。小巷中人,陶醉地深嗅着,不停地互道:哦,好香,好香!阵阵花香随风飘散,好一幅“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美丽画面。这时节,小巷里响起叫卖声,桂花酒、桂花糕、桂花糖……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满城桂花香。

  听到悦耳软糯的叫卖声,我不禁忆起儿时外婆制作桂花糕的情景。每年中秋节气,外婆总是煮了赤豆,和糯米粉、粳米粉、白糖一起倒入盆内搅拌,拌揉到光鲜亮净时,就置入木蒸笼,开着盖用旺火来蒸。等到面上蒸粉变红了,再均匀地撒些糕粉在上面,加上盖子焖一会儿,就熟了。到这时,外婆就在蒸糕上撒上糖桂花,用刀切成小块儿。外婆的桂花糕软糯香甜,我们在一旁早就垂涎三尺了。

  说起江南的桂花酒,还与乾隆下江南颇有关系。吴地民间传说,乾隆皇帝的生父在江南某寺院当和尚,乾隆为了寻父,多次下江南,寻遍了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这年十月他再次起驾南下。这次,他身穿便服,只带一个贴身内侍。一日腹中饥饿,见山脚下有一家小酒店,就坐进去点了酒菜。这个店是夫妻店。老板王四见客人相貌不凡,清风吹过,掀起客人衣角,露出里面的黄袍。王四一见,大吃一惊,来人莫不是当今皇上?招呼娘子赶快把老白酒烫上。娘子灵机一动:“今年桂花盛开,前些时我采了一把,撒在一瓮白酒里,有一个多月了。你去取来看看,要是好吃,就用它招待来客。”乾隆皇帝接了这酒,浓香冲鼻,酒色金黄;喝进嘴里一品,又醇又香,便问:“这酒如此好喝,是什么酒呀?”王四随口答道:“禀客官,这酒叫桂花酒,是小店自家酿制的。”乾隆道:“怪不得尽是桂花香味,真是好酒呀!”乾隆痛饮了一阵,高高兴兴地离去了。回到京城,乾隆就下了一道圣旨,要苏州府进贡桂花酒。桂花酒就这样出了名,成了吴中珍品。

  桂花酒还能治病提神,据《本草纲目》记载,桂花能“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中医认为,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因此,江南人家,每当中秋,阖家聚餐,总喜欢喝上二两桂花酒。

  在惠山脚下,到处能看到高大的桂树,叶子深碧,花串金黄。从花下走过,香甜扑鼻,花香满身。我忽然听到一阵吴语歌声,循声望去,眼见桂林深处,有十来位老人在歌唱。软软糯糯很好听,歌儿唱道:“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月里嫦娥播的种,山中仙女育的秧,长成四季常青树,开出那个小花,金黄黄,有风香十里,无风十里香,香了月亮香太阳,天上人间都飘香……”老人们告诉我,这歌名叫《江南桂花香》。

  天色渐渐晚了,我坐在映山湖畔,看游船行在青山和流云的倒影里。身边斜倚着的也是棵桂花树,正发着幽幽的香。跑得累了,我深吸了一口含有花香的空气,顿时感到周身舒畅,似乎呼出的口气里,也有桂花的香味呢!西边的太阳溶金般闪烁着,渐渐隐入惠泉山中去了。

  回到家,刚进门,妻就高声喊:“跑累了吧,快吃碗桂花甜酒酿!”今天是怎么了?家里也有桂花香。一大碗的桂花酒酿下肚,不一会儿我就醉了。桂花香进肚子里了。

  醉眼朦胧里,我似乎又听到了惠山上老人们的歌声:“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勤劳的小伙播的种,勤劳的村姑育的秧,长成生活的常青树,就像一杯美酒,醉心房。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有风香十里,无风十里香,香了小河香山岗,生活处处都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