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融合发展

让创新的“雨林生态”繁茂生长

  ——“加快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刘杨

  每每从空中俯瞰这座城,总会被那一片碧波荡漾的蓝和郁郁葱葱的绿所吸引。

  太湖湾,千百年来造化钟灵赋予无锡的城市绿肺,在融入双循环、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和当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宏大蓝图中,有了全新的定义——“围绕人的需求需要与发展,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生产、城市生态有机融合,打造科产城人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走“科产城人融合”新道路,建创新生态、产业生态、自然生态“新三生联动”新格局。太湖湾科创带,正强力汇聚各方跃动的创新因子,加速其聚合、碰撞、裂变。

  当人才、资本、项目纷至沓来,厚植这片宜居、宜业、宜创的沃土,一个多元共生、协同发展、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创新雨林”繁茂生长,展现出无锡创新发展的绚丽图景。

  以生态为“本”

  加速创新因子聚合裂变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一个产城功能融合、人文自然相谐的生态圈正在构建,一个科产城人融合的“雨林生态”将从蓝图走向现实。

  打开地图,“太湖湾科创带”形似一只飞鸟,画出一道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湖岸线约108公里的环太湖弧线;又如一条蓝绿相间的纽带,将一颗颗散落其间的创新要素“串珠成链”,聚合成为创新驱动的高原。

  以湾聚势,谋远求变。“领跑者要有新思路。”在市政协主席周敏炜看来,太湖湾科创带的规划建设应当以科创生态理念为引领,深化产城融合,在做好产业和配套的基础上,从人的需求出发,建设宜居社区、宜创社区。

  “要让所有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在此集聚、合理配置,并充分自由流动。”上海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认为,太湖湾科创带要打造成“金字招牌”, 首先要营造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

  恰如“雨林生态”能够繁荣不在于元素有多少,而在于能够把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提供合适环境来培育偶然发生的进化过程,创造出全新且不可预料的动植物群。

  太湖湾科创带所指向的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创新生态圈”。在这个创新交往空间,人群之间自由互动,带动创意、技术、资金、服务等各类要素更加频繁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从而实现资源碎片化所难以形成的创新规模效应和化学反应。

  这是一项统筹创新资源的战略,更是一条绵延100多公里、引领长三角的创新路径;这是一条从物理空间上连接起名校名企名城的纽带,更是深度融合产学研,让各种创新要素自由、充分地流动、聚合裂变的推手;这是一条创新带、产业带,更是一条绿色生态带、舒适生活带,让政府的手、市场的手和创业者的手紧紧牵起来。

  “科学的统筹规划,为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进而放大创新的辐射效应是关键。”周敏炜表示,太湖湾不是一张空白的画布,只有加强跨行政区、跨地区的联系协调,在科研、生活、服务、金融等环节相互支撑、联动合作,才能在“底稿”上绘出精彩颜色。

  以人才为“核”

  绘好“底稿”孕育创新活力

  “发展—人才—创新”,这其中蕴含的辩证关系,正是一个城市实现快速迭代的奥义所在。

  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以特色产业园区、乡镇工业园区带动城市建设,到推动几大新城建设的“产城融合”,城市发展聚焦的核心始终在“物”。

  在此逻辑下,无锡走的是和其他城市雷同的“以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与人才”老路,随着时间的演进,城市“空心化”、产业“孤岛化”等“只见物不见人”的问题随之而来:工业园区大部分在城市的边郊,配套跟不上,生活诸多不便;新城建成了,街道整洁,环境宜人,但缺少产业和就业机会;明明追求宜居、宜业,但交通、污染、房价问题反而越来越突出。

  高水平推进产城融合,绝不仅是要素的简单相加,尤其当城镇化进入下半场,依赖土地扩张和产业引进越来越被证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体规划处处长翁一峰看来,“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蕴含着无锡城市发展逻辑由“物”到“人”的重要转向,围绕人的需求,下转第3版>>>

  让创新的“雨林生态”繁茂生长

  上接第1版>>>优化现有区域空间,依靠科技创新激活产业、需求和发展潜力,才是突破当前开发空间有限困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上乘之选。

  “一个科研院所进来就是几十个博士、几百个研究生,如果再引进一些艺术院校落户无锡,这些人工作、生活在这里,是能够带动当地创新、文化水平提升,碰撞出新的有趣、有意义的东西。”在周敏炜看来,无锡要进一步提高创新“浓度”,只有形成“场效应”,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创新的爆发力,也只有“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一个地方才能以创新赢得生机和希望。

  站在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角度,规划要围绕人群结构与不同层次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去针对性地完善现有功能区内生态、生活与生产等各项功能,以优质的生态、生活环境“筑巢引凤”吸引高素质人才,再以人才吸引企业与生产要素集聚。“规划太湖湾科创带,要充分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在更小的尺度混合不同业态,让人才生活、工作都非常便利。”翁一峰说。

  以山水为“介”

  打开“诗意栖居”全新想象

  “无锡山水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要搞山水城市。”这是建筑规划界泰斗吴良镛在指导无锡总体规划时提出的构想。

  如今,随着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按下“启动键”,一幅山水城市的瑰丽画卷也将徐徐展开。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在风景最美的地方,创新之力正喷薄而出。拥湖而居,依山而建,满城翠绿,入眼皆是画;办公楼、酒店、商业设施等被层层叠叠的绿,波光粼粼的蓝所掩映;漫步其中,高科技科研大楼、园林式的企业厂区和园区,点缀在青山绿树之间,依山傍水的各色建筑和景观系统,精心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融合示范区。这正是规划建设的太湖湾科创带所孜孜以求的画面。

  “强化规划引领,严守湿地、水系生态红线,建设蓝绿相间、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打造起人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态新城体系。”翁一峰说。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规划建设太湖湾科创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更多依靠科技力量加快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从源头上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可以想见,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很幸福的;工作在这里的,是有获得感的。因为这里不仅有产业,有城市,还有优美的自然生态,能够在历史的桨影、现实的倒影和梦想的剪影中,追寻诗意栖居的宁静。

  除了看自然生态和产业生态外,人才的栖居还要看环境和公共配套。“人才想要的什么样的空间和环境,是规划的出发点。”在深圳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看来,对于无锡当前重点要引进的智力型人才、企业家、年轻人来说,相较于低廉的生活成本,体面的住房、医疗与教育和便利的交通等公共服务,更是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投入创新创业的保障。

  这就需要政府更加积极有为,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城市配套和公共服务上来,积极采取更多有效举措解决人才的交通、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痛点”。

  翱翔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之上,放眼这片欣欣向荣的热土,不远的未来已清晰可见,一个“创新雨林”望之蔚然而深秀,它跟着城市共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