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纵横

140亿美元!

美国大选“烧”出新热度

  2020年美国大选投票日将至,追踪竞选花销的美国非政府组织敏感政治问题研究中心预计,今年大选总花费最终将达140亿美元,刷新“烧钱”纪录,是2016年的两倍。在美国,竞选人“烧钱”刷“存在”、力争吸纳大笔捐款俨然成为政界“行规”。

  新纪录!新常态?

  回顾前几届大选,可谓一届比一届“贵”。2016年大选花费大约70亿美元,而2020年将“烧”出新热度。无党派倾向的敏感政治问题研究中心10月28日说,截至11月3日投票日,2020年大选总花费最终将达140亿美元,包括竞选人、党派和外围团体投入的资金。

  敏感政治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希拉·克鲁姆霍尔茨说,今年大选总开销将“绝对超出我们所见或所设想的情况。这已经是历史上最昂贵的总统选举。问题是,它是否会成为未来选举的新常态?”

  钱非万能?没钱不能!

  在美国参加竞选,有钱或许不是万能,但没钱肯定是万万不能。

  前纽约市长、亿万富翁迈克尔·布隆伯格一度加入总统选举民主党初选混战、为竞选“烧钱”数亿美元,其竞选团队曾有2400名带薪职员。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在党内初选阶段曾“为钱所困”。她去年1月宣布参选总统,选情一度看好,但年底宣布退选,坦言原因之一就是筹集资金越来越难。

  “金主”加持 权钱挂钩?

  竞选开销巨大,参选人的一项必备技能是“吸金”。除通过筹款活动等手段“吸金”,以及得到党派帮衬,竞选人也少不了“金主”加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10年裁定,企业和工会有权无限制地在选举周期内向支持且独立于竞选人团队的组织捐款。那以后,个人也获允许无限制地向这类组织捐款。旨在为竞选融资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应运而生。

  面对愈演愈烈的竞选“烧钱”比拼,政治与金钱挂钩的质疑声早已鼎沸。美国政治公益组织“公共公民”负责人阿基娜·弗里蔡尔德先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直言:“美国民主正面临危机,民众感到被排除在民主进程之外,整个体制对大金主产生依赖,选举成为烧钱游戏。”(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