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是国际残疾人日,爱德基金会旗下企业爱德面包坊在无锡正式开业,与一般面包坊不同的是,这家面包坊店员半数是“喜憨儿”(指“心智障碍者”),他们能够在这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记者走进面包坊看到,店面虽然不大,但各类设备齐全,右侧货架上面包种类较为丰富,店员着装统一,胸口皆贴着以“喜憨儿”为原型的面包坊Logo标志。“我们主要通过市场运营的方式来为心智障碍者提供就业训练和机会。”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田梅梅告诉记者,目前店内配了3名全职员工和3名“喜憨儿”兼职员工,在这家面包坊中,“喜憨儿”可以承担店内服务、曲奇制作、产品配送等工作,虽然每个岗位需要训练多遍,但“喜憨儿”专注力较强,有足够的耐心学会这些技能并胜任工作,希望市民通过食用他们生产的产品来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生活,认可他们的价值。据了解,爱德面包坊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在南京、昆山等多地服务心智障碍者。
“面包坊的工作对于心智障碍者来说比较轻松,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也打开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窗口。”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朱永彬期盼残障人士能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社会机构能参与到服务残障人士的合作中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广阔就业渠道。(张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