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叶琳,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青年教师中的一员,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小董老师。在孩子们眼里,她是温柔漂亮的小姐姐;在同事们眼中,她是积极热情的教学能手。今年8月,小董老师积极响应新吴区教育局西部支教的号召,主动报名,去了青海省互助县,立志用青春砥砺梦想,为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董叶琳是“90后”,在父母眼中她还是个孩子,但在踏上青海支教路途的那一刻,她瞬间长大了,不仅独自面对生活和工作,更是用自己点滴的爱为青海互助县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初到互助县时,董叶琳被安排在深沟幼儿园。从平原到高原,董叶琳出现了高原反应,每晚头疼得睡不着,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准时到岗,组织教学。10月中旬,董叶琳告别深沟幼儿园,前往梅村中心幼儿园结对帮扶的互助县城西幼儿园支教。
近日,记者连线了远在西部支教的董叶琳。她说,最近青海互助县的最低气温达到了-10℃左右,第一次遇到如此寒冷的天气,她已感冒了好几次。但她笑着表示,这些是小困难,都可以克服。考虑到当地学前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有着8年幼师教龄的董叶琳融合梅村中心幼儿园独特的教育理念,制定了符合当地教学要求的指导计划。通过活动引导示范各个环节、向老师们开放自己的教学活动、放学后给大家做专题讲座,将梅幼主题共生、生活相遇的课程样态适度引入当地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中,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多元成长。
点滴爱心情暖山村。一次偶然的机会,董叶琳了解到,在互助县大山深处的幼儿园,孩子们的教学条件有限,玩具图书也很匮乏。新吴区对口帮扶工作组为此增加帮扶项目,为这些大山深处教学点的学前班创建了“智慧童趣屋”。董叶琳还发动以前班级的家长们整理家中闲置的绘本,自己又买了100份学习用品和益智玩具,在新吴区帮扶项目“益智多功能教室”揭牌当天送到了孩子们手中。
(小刘、邹君)
人物名片:董叶琳,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教师,今年赴青海省互助县支教,她用自己的坚韧为梦与理想努力振翅。
人物金句: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呵护每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