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保健周刊

脑卒中后还要防骨折

  医学指导: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骨与关节康复科、工伤康复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 王志

  62岁的张女士曾患脑卒中,经康复基本恢复步行能力,却在走路时不慎跌倒,造成偏瘫侧髋关节骨折,令疏于看护的家人后悔不已。经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张女士来到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骨与关节康复科康复,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终于又能重新走路了。该院骨与关节康复科、工伤康复科负责人王志副主任医师提醒市民,要树立大康复观念,千万不要忽视了脑卒中后可能引发的骨折。

  随着社会老龄化,脑卒中发病率居高不下。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过去,由于脑卒中治疗和康复技术不高,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生存期较短,因此骨折等问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现在,随着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的提升,患者寿命显著延长,医生发现,脑卒中后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多,其中以髋关节周围骨折最常见。王志分析,脑卒中后骨折主要是骨质疏松这个“内因”和患者易跌倒这个“外因”所致。脑卒中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老年人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维生素D缺乏的人易导致骨质疏松,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更为严重。而脑卒中患者由于偏瘫肢体不稳,还容易跌倒,一些患者还出现吞咽障碍使饮食摄入量减少,或者出现运动障碍使患者阳光照射减少、运动量降低,加速骨量丢失,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据研究发现,脑卒中后12个月均步行的患者,骨密度丢失3%,头2个月步行者骨密度丢失8%,轮椅上的患者丢失13%,脑卒中后7个月骨丢失最明显。

  为此,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确立大康复概念。王志建议,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到康复医院,在专业康复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系统康复治疗,加强偏瘫侧及全身活动,增强肌力和协调平衡训练,尤其是负重训练,一定要防止跌倒,从而最大程度避免脑卒中后又出现骨折。他强调,尽管目前每天补充400单位维生素D是老人的推荐剂量,但是实际上,每天800-1000单位才能预防骨折。脑卒中患者要增加与阳光的亲密接触,沐浴阳光能增加维生素D的吸收,同时口服二膦酸盐化合物能减少骨吸收,使骨量逐渐增加。此外,脑卒中患者还可以正确使用髋关节保护器,以减少髋关节周围骨折发生,使用步行器或四脚拐辅助步行,避免跌倒。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