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永跃
啥是“离婚冷静期?”“离婚冷静期”到底有多久?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民法典》将“离婚冷静期”纳入婚姻家庭的登记程序,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离婚的,可撤回离婚登记申请。”需要说明的是,“离婚冷静期”只适应用于在民政部门申请协议离婚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到法院诉讼的离婚。
法律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的体现。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居高不下,这其中就不乏因鸡毛蒜皮引发的冲动直奔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等轻率离婚、冲动离婚的情况。以我市滨湖区为例,为舒缓轻率、冲动离婚,滨湖区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婚姻家庭辅导室,仅2019年的离婚调解缓解率就达38.28%。为民解忧如祛腹中之疾,《民法典》在协议离婚前设置“离婚冷静期”,无疑是为减少此类离婚而给这些轻率、冲动的夫妻设置了一个缓冲区,让双方都冷静多想想。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和谐社会自然稳定。中国人讲“人伦之道,始乎夫妇”,即是因为有了夫妇,始有父子,人与人有了相亲之意,才能讲到义。事实也确实如此,之前还是海枯石烂不变心的,怎么忽然之间就因一时之怒、意气用事要散伙分家呢?这显然是一种不成熟的轻率与冲动。在法律条款前置设一个条件来维系此人伦本身,当然是体现“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的理念”,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本身就是“人文化成”,没有稳定的家庭哪来和谐的社会呢?
道德是一种文化的约束,法律是一种制度的安排。《民法典》三十天“离婚冷静期”的安排,实则是对整个社会家庭的善意提醒:择偶要慎重,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结婚就关系到两个家庭的事。一纸结婚证,相牵多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结婚后,夫妻两人要学会和谐相处,小事讲包容,大事讲宽容。于父母,学会尊重孝敬;于爱人,学会扶携沟通;于孩子,学会以身作则。遇矛盾不能冷战,更不能一吵架就闹着要去离婚。
增加一个冷静期,其实是给轻率、冲动离婚的夫妻一个挽回婚姻或者反悔的机会。如果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离婚冷静期这剂婚姻“后悔药”完全可以不吃。(作者单位:无锡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