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二阶段围闭施工,周边通行压力再增

交通信号将根据实际流量灵活切换车道导向

  本报讯 昨天,高浪路改造二阶段开始围闭施工,使道路通行“堵上加堵”。昨日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交警部门日前对全市114个重点路口、260条主要路段进行交通设施排查,率先对20个路口的非机动车道进行分道,共漆划地面标线9000余平方米,同时新设和优化调整了147个路口信号参数,快速处理各类交通信号故障175处。

  昨天上午,在观山路立信大道路口,记者发现非机动车道地面被漆划成直行、左转车道和人行通道。“‘分道行驶’标线是为了缓解非机动车左转弯、直行右转弯之间的通行矛盾,提升非机动车通行效率。”交警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在经开区、滨湖区、梁溪区等辖区内,对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流量较大的20个路口非机动车道进行分道,试运行以来,通行秩序、通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另外,我市部分地面标线颜色消退、易滑,夜间通行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交警对观山路、凤翔高架等一批地面标线重新漆划。据介绍,新漆划的标线更耐磨、寿命更长,尤其是标线表面凹凸增强了摩擦力,有效防止雨天通行打滑问题。另外,新标线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工艺,全方位提升反光效果,汽车车灯照射下光感较强,夜间出行会更加醒目,更加安全。

  “高浪路二阶段开始围闭施工后,加剧了太湖新城的拥堵状况。”交警严斐说,一阶段施工时,观山路、立德道、立信大道等路口在早晚高峰时段出现车流潮汐现象。为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施工期间交警在观山路立德道路口和立信大道路口早高峰时段运行交通信号“搭接”方法,利用北进口直行左转机动车同放措施,缓解北进口车辆排队积压现象。同时,为更好解决早晚高峰左转与直行车流量变化,将在立信大道北进口、立德道口东进口位置设置可变车道,可根据实际流量灵活切换车道导向。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