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江阴段水上过驳作业全面取缔

待浮吊全部驶离,长江江面将更为清爽

  本报讯 昨日下午1时,通过江阴海事、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现场联合行动,长江江阴段水上临时过驳作业区正式关停、长江江阴段水上过驳作业正式取缔。今日零时起,包括江阴在内的长江江苏段7个水上过驳作业区全部关停,这也意味着江苏水上过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过驳作业泛指在船舶与船舶之间进行货物直接换装的作业。江阴段水上过驳区每年沙石过驳量均超过6000万吨,将长江上游船只运送而来的原料换装小船,通过运河输送至苏南地区。“近年来随着过驳量增长,江中浮吊占据水源保护地和航道作业,影响饮用水和通航安全,对长江生态有着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因而亟需取缔。”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丁满琪介绍。

  2017年以来,江苏开展长江过驳专项整治行动,划定临时过驳范围,江阴临时过驳作业区是长江江苏段7个临时过驳作业区之一,在临时过驳区内保留了50条浮吊。按照规定,目前1条浮吊已进行拆解,另有7条浮吊已提前驶入位于江阴港申夏港区3号港池的集中停泊区。其余浮吊将驶至划定的集中水域停泊或驶离辖区水域。根据部署要求,本月底前,水上临时过驳作业区经营管理单位将完成水上临时过驳作业区设施设备的全部拆除。

  待浮吊全部驶离,长江江面将更为清爽。江阴海事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毛宁说:“以前这块水域由于小船无序停靠造成很多事故隐患,以后这一区域可供更多的船舶来往通行,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据了解,江阴沙石集散中心正规划建设中,计划将原来的水上作业改为岸上作业,确保沙石市场供应稳定。

  (雷颖、唐芸芸 文/王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