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纵横

绿“金”水道

——宜昌推进长江岸线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上游重庆到中游武汉,再到下游南京,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路定向、擘画蓝图。宜昌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长江贡献力量。

  近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组织、三峡日报社承办的全国地方媒体“共抓长江大保护”宜昌行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包括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在内的全国地市党报媒体120余位社长、总编辑及记者深入宜昌市调研采访,大家对宜昌在长江大保护中所取得的成绩赞赏有加。

  在湖北,长江“偏爱”宜昌,其干流流经宜昌232公里,占湖北省长江干流岸线总长的近四分之一。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昌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

  牢记嘱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宜昌,责无旁贷。

  近年来,宜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和视察宜昌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有力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治理非法码头、开展岸线清理、推进生态复绿,让长江岸线绿意盎然。同时,综合利用岸线资源,让“黄金岸线”释放“黄金效益”。

  综合施策 为长江岸线装上“智能锁”

  走进宜都祥印码头,树木成林,道路干净整洁,仿佛置身一个生态公园。

  “作业区只占码头的三分之一,绝大部分区域是环保设施和绿色植物,绿化率占比为22%。”码头主管尹卫国告诉记者。

  宜昌市启动长江干线及支流非法码头整治行动后,祥印码头被划为规范提升类,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进行安全、环保、绿化方面的升级改造。

  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也日益提升。据尹卫国介绍,2018年码头吞吐量比改造前增加30%以上。

  这是宜昌开展码头治理的一个缩影。

  要根治沉疴,需雷霆手段!宜昌出台《宜昌市长江干线及支流岸线整治方案》,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按照“规范一批”“取缔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开展市域范围内长江干线及支流岸线整治工作。

  随后,宜昌以主城区滨江岸线整治为突破口,在湖北省率先启动码头治理工作。

  此后,宜昌又自我加压,将治理区域由长江干线延伸到清江、香溪河等;治理范围由非法砂石码头延伸到污染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问题码头;治理目标由整治非法码头延伸到港口资源整合、长江岸线生态修复。

  据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副主任黄鸿介绍:“全市共取缔非法码头216个,码头数量减少三分之二,恢复岸线39公里,规范和提升码头55个,植树复绿1213亩。”

  取缔非法码头并非一劳永逸,如何防止非法码头“死灰复燃”?据了解,目前宜昌运用“互联网+视频监控”等新型技术手段,针对中心城区、危化码头、已取缔非法码头和重点码头,加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

  此外,2019年1月,长江岸线资源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是长江第一个港口岸线资源信息系统,可实现港口资源地理坐标矢量化、岸线档案信息化、多规合一数字化,为多部门联合整治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平台,也为岸线资源利用上了一把“智能锁”。

  还岸于民 让幸福生活温暖居民心

  虽已入冬,秭归木鱼岛公园内,绿色植物依然生气蓬勃,廊桥亭台古韵悠然,文化气十足。

  这个位于长江中的岛屿,曾经乱石遍地、杂草丛生,是一座令人揪心的荒岛。2018年,秭归县城木鱼岛至尖棚岭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秭归投资约5000万元对木鱼岛进行环境景观提档升级,通过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将之打造成一个开放式休闲公园。

  今年10月1日,木鱼岛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木鱼岛公园,一时间成为人们竞相前来打卡的“网红”。

  还绿于民、还生态空间于民,是宜昌的不变追求。

  2018年,宜昌出台《宜昌市全域生态复绿总体规划(2018-2020年)》,实施长江干支流岸线复绿、绿色通道提升、精准灭荒、关停废弃矿山和工程临时占地复绿等六大工程,要求将两年内关停取缔的码头砂场、化工企业搬离后的区域全部复绿。

  两年来,宜昌根据江段特点、植被现状及复绿需求,科学规划,坚持全线行动、全域行动、全民行动,还绿于岸、还景于民。

  “2019年我市完成长江两岸造林绿化6140亩,修复长江岸线12.5公里。自2018年以来累计修复长江岸线88公里,全域复绿5.1万亩,不仅为长江竖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也为宜昌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健身的空间。”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曹光毅说。

  绿色发展 让黄金水道成绿“金”水道

  大量非法码头被关闭后,宜昌正常用砂如何保障?

  黄鸿介绍,做好砂石集并中心码头布局、建设,是巩固整治成果、防止砂石码头反弹的有力手段。截至目前,宜昌已经建立了6家砂石集并中心,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470万吨,目前还有4家正在开工建设中,2家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枝江滕家河砂石集并中心是湖北省第一个建成的砂石集并中心。在这里,砂石运输全程不着地,波纹防风墙拦尘可达85%,还安装了扬尘噪音检测仪,码头环保用数据说话。

  据枝江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枝江城区曾有三个经营性货运码头,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枝江市将三个码头合并为一个,新建滕家河码头,在其中设立砂石集并中心,此举腾退岸线770米。港口岸线利用效率也由15万吨/百米提高到26.7万吨/百米。

  4月23日,《宜昌港总体规划(2035年)》取得交通运输部、省政府联合批复,为今后宜昌在岸线生态保护和有效利用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据了解,本轮规划港口岸线78.34公里,相比上一轮减少34.89%。

  根据规划,宜昌港将分为六大港区,以绿色航运保障、推动港口一体化集约化发展、构建水公铁管三峡翻坝多式联运体系为重点,发展为具备“翻坝转运”“工业输出”“西部出海”“三峡旅游”四大功能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性枢纽港口。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宜昌守护好一江清水的同时,让黄金岸线发挥出更大的黄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