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专版

他们 守望运河,对话历史,书写未来

  在运河畔,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了解运河“河上千帆昼夜扬”的昔日繁华,尝试再现“漕船西下,雪帆铺满红霞”的舒朗开阔。

  他们踏遍运河的每寸土地,一人一事,一地一物,运河、文化与城市,在他们眼前幻化为实干的图景。

  他们在15年前,循着历史足迹,踏着时代节拍,走进古运河公司,从此,与运河结下不解之缘。

  从此,他们汇聚在运河畔,试图与历史对话,与未来对谈,用宏大叙事的底色,用面向未来的气魄,用不断创新的视角,书写运河风物人情,描绘运河今天绮丽。

  他们是古运河人,他们说,“这15年来,我们不忘初心、无怨无悔……”

  创新和突破

  历史像一个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百宝箱,它为未来出现的难题提供思考的资源、养料和方式。

  “诚实地面对历史,我们会意识到,我们的现实并不一定是唯一而必然的,它是选择的结果,而选择总是由人做出的。未来不是自然而然就一定会更好;未来会更好,只有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有意识地让它更好。”

  ——董玥 《历史与怀旧》

  十五年来,古运河人用心感悟这条流淌千年的母亲河的前世今生,他们用一个又一个关于古运河的文化意象和元素,转化为独特的符号和载体:他们创成了唯一同时拥有文化、商业、旅游和创意产业“国字号”荣誉资质的街区;这是在国内率先探索以“活态博物馆”保护、以“文商旅综合体”模式运营并取得成效的街区,也是国内极具特色的街区、景区、度假区“三体合一”的全域旅游城市样本。

  解读和传承

  滋养广袤大地,哺育亿万民众,千百年来,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传唱着奔腾浩荡的历史壮歌,积淀了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20世纪五十年代无锡城中之河还有鱼有虾,城与自然和谐共存。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取得了伟大的经济成果,却失去了城市的根本——自然。过去,我们曾在乡村里梦想城市;现在,我们在城市里梦想乡村。”

  ——沈青松

  《无锡城市规划史话》

  历史地图是城市“根”的图形符号,含有大量的隐性知识,解读历史地图,挖掘地图背后的知识密码,运河是一条承接古今的实物载体,如何通过对它的建设开发,揭示无锡更多的文化底蕴、历史沿革、风貌特色,以便更直观地呈现无锡城市变迁的轨迹?

  新生流转

  这是摆在古运河人眼前的一道难题,而这15年间,他们兢兢业业,不断找寻的便是通过运河这个纽带,寻找城市根脉……

  15年中,他们完成保护性修复15.3万平方米,整治河道、修复老宅、新建道路、复建桥梁,修复和修建码头,通过系列的工程建设完整地恢复和呈现“水弄堂”原生态景观风貌。

  华灯初上,大运河畔,车水马龙;两岸绿道绵延,小桥流水间,微风伴随着枕河人家的吴侬软语,吹拂耳畔。

  而今,11公里环城古运河慢行步道贯通,“千里运河独此一环”再添新景;古运河环城水上巴士开通,“船在画中行”美不胜收;夜幕降临,南长街上的人潮涌动,新开放的夜经济标杆今夜“梁”宵——无锡夜市一条街热闹非凡。

  智慧和勇气

  十五年来,古运河人以敬畏之心、挚爱之情,以天赋使命之责任,以舍我其谁之勇气,在“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理念下,在“历史是根、文化是魂”的认知中,在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推进、高水平运营的探索实践中,“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还历史以慰藉,给现实以惊喜。

  十五岁,束发之年。《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意味着不断成长,意味着迈入人生新阶段。

  “运博会”花开梁溪,万紫千红;今夜“梁”宵人气鼎沸,愈夜愈美丽;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大幕拉开,“全域旅游”生机勃勃。

  不仅如此,古运河风情夜游节、运河诗歌节、古运河文学电影季……古运河人打造了各类文化活动,吸引了无数的诗人、歌手、电影人、艺术家汇聚于清名桥畔。

  沿河的物质文化遗产变身一个个创意园区,丝业博物馆、祝大椿故居、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蓉运壹号文创园……创新创意产业被聚拢到这儿。

  创意十足的设计师、艺术家们落户于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南下塘135号的“挚舍·南禅观水”,频频在国内外设计舞台亮相,这是知名设计师蒋华健继“渝舍印象”后又一次民宿作品。他说,第一次来到南长街,听着京杭运河的流水声音,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在这里留下。

  “让历史更好地传承,让作品沟通当下和未来。”古运河人试图让文化与生活、产业交融,串珠成链,担负起传承、发扬中国大运河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格局的新使命。

  而今,璀璨夺目的灯光绮丽,流光溢彩的游船穿行,鲜活灵动的演出不断,运河风情在灯光与音符的交织中熠熠生辉。

  运河是一艘航船,既是一艘承载历史之船,更是一艘承载未来城市发展之船。

  今天,进入“束发之年”的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载着千年运河记忆,用创新的表达,用实干的状态,扎根运河。伴随着运河流淌出的波涛滚滚的文化记忆,他们与脚下的这座城一起,从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弄堂”,驶向“融合 创新 共享”的大运河格局。

  发展历程

  2005年

  ● 江苏古运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创建伊始,吴良镛院士主持规划,北京大学完成街区旅游策划。

  2006年

  ● 工业锅炉厂地块国土住宅、非住宅拆迁项目启动。

  ● 南长新城古运河片区建设项目启动

  ● 通过北京大学编制的街区旅游策划方案。

  2007年

  ●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 历经16年6轮论证,《无锡市南长街古运河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修复》最终由吴良镛院士领衔编制成功。

  2008年

  ●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建设项目主体结构进行验收。

  ●成立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游船业务。

  2009年

  ● “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和南下塘文化创意园的布局规划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 清名桥古运河水上游开通,被外国友人誉为“神奇之旅”的黄金水道焕发新生机。

  2010年

  ●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跨塘桥——大公桥段)首个整体招商运营的项目与新港物业签约。

  ●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

  2011年

  ● 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创作主题的泥塑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 设立中国丝业博物馆、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祝大椿故居、薛南溟旧居。

  2012年

  ● 南长街开街,源于宋代驿站的老街华丽转身。

  ●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二期工程规划建设。

  2013年

  ● 南下塘锦泰片区开业,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的运河古城规划通过审批。

  2014年

  ● 陶醉南长文创旗舰店“歪歪楼”开业暨乌龙潭渡开通。

  ● 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名桥古运河景区荣列中国大运河“无锡段”唯一遗产点。

  2015年

  ● 涵盖老城区的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获批,街区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6年

  ● “品质梁溪 江南古运河国际风情夜游节”开幕。

  ● 南禅寺地下商城升级提升,缤购109广场正式运营。

  2017年

  ● 与无锡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有限公司。

  ● 江苏江南古运河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

  2018年

  ● 江苏江南古运河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成功挂牌。

  ● 街区荣获“江苏省诚信示范街区”“无锡市休闲商业示范街区”。

  2019年

  ● 南禅寺景区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评定性复核。

  ●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级高品位步行街试点街区。

  2020年

  ● 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街区开幕。

  ● 环城古运河慢行步道全线贯通,“千里独一环”再添新景,环河水上巴士开通。

  ● 今夜“梁”宵——2020无锡夜市一条街暨南长街三段开街,助推夜间经济多维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