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眼下还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但随着春节的临近,老百姓最看重的年夜饭的预订已经火热。很多饭店还是相信,春节年夜饭应该会出现大的反弹,目前多家饭店预订量已经达到往年的七八成。疫情之下,消费者对饭店年夜饭安全、卫生的关注多了起来,这也让年夜饭小份菜、分餐制、外卖到家等差异化服务增加。年夜饭订餐回升,对于拉动餐饮业发展、激发消费潜力是好事,不过各方应多些对疫情防控、反对铺张浪费、防范消费踩坑等“冷思考”。
热门饭店年夜饭预订
已达往年七八成
前几天,市民周蕙去某四星级酒店参加亲戚的寿宴,用餐过后,因感觉这家酒店的菜肴质量、环境、服务都很满意,和先生当即就准备将家里的年夜饭订在这里。可是去前台宴会预订一询问,春节能容纳两桌的包厢已经全部被订完。“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订,怕和去年一样因为疫情退掉,现在打听一下热门的饭店,有的直接告诉我已经没有了,看来是要抓紧订了……”周蕙感慨不已。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酒店春节年夜饭预订火爆已然成为惯例。“国庆节就有人预订年夜饭了,上个月我们酒店的22个包厢就已经全部订完。”某热门餐企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来说大厅还有一些余位。一家老字号饭店负责人则表示,年初因为疫情影响,浪费了许多食材,损失比较大,所以今年年夜饭的宣传力度没有以往大,不过春节包厢目前也已经订出八成左右,还有客人甚至把2022年的春节年夜饭订金都一并交了。“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很多人都错失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今年应该有很多人愿意和家人一起出门享受年夜饭,也有不少补请的。”该负责人乐观预测。
从部分酒店公布的年夜饭价格来看,和去年基本持平。有酒店为了吸引顾客,除了推出标准套餐外,还推出私人订制套餐,顾客可以自己指定价格,酒店负责出菜单。“作为中国人最看重的团圆宴,其实消费者对价格并不是最敏感的,只要菜品、氛围满足他们的要求,在宴席标准上大部分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中高端的套餐标准。”某酒店负责人称。
年夜饭外卖菜单扩容
受疫情影响,锡城消费者对餐厅年夜饭安全、卫生更加关注。一些餐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消毒通风、查验健康码、控制就餐人数、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等等。“我们平常都会在每一道菜品上放置公共餐具,年夜饭更不用说了,也会提醒客人‘宽坐坐’降低就餐密度,不一定每张位子全部坐满。至于菜的量、价格,可以根据人数灵活调整,这些都是可以协商的。”某餐企负责人称。
也有市民考虑春节饭店人多,还是会对在外用餐有一些顾虑。“出去吃方便,但总是有点隐忧。在家吃安全一些,但是人多做起来还是比较麻烦,春节可能会考虑外卖年夜饭。”市民李恬称。
记者走访发现,有类似顾虑的市民不在少数。部分市民表示,想再观望一下疫情防控情况,做两手准备。一些餐企也是有备无患,某酒店今年就增加了外卖年夜饭的品种。“最近已经接到好几个电话咨询外卖年夜饭,今年我们预测外卖半成品年夜饭的销量肯定会比往年多。”
据该餐企负责人称,往年饭店只推了2个售价分别为500多元和800多元的外卖套餐,销售量约占整体年夜饭份额的10—15%。今年特地设计了年夜饭外卖菜单,打算再扩充两三个品种,并正在考虑如何更加安全方便地包装和配送。
反对浪费、防踩坑
还需多点“冷思考”
年夜饭的恢复对于拉动餐饮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不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们仍然应该更加谨慎对待。
“建议餐饮企业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落实消毒通风、查验健康码、使用公勺公筷等防控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无锡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有关人士称。但也有饭店经营者表示,中国人过年喜欢热闹,对于分餐、降低就餐密度等一般只会做提醒。除了餐企的努力外,消费者也应该强化规则和防范意识,不给疫情传播留下可乘之机。
随着节约用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光盘行动”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饭店年夜饭也推出了小份菜,不浪费的同时也方便消费者多一些选择。有餐企负责人称,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所以传统观念里都是越丰盛越好,该上的“硬菜”都要上齐。但是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也应该从年夜饭做起,建议消费者可以根据就餐人数选购数量合适的菜品,避免浪费。同时,饭店也会提倡将剩余的菜品打包,将节约理念落实到年夜饭的每一个细节上。
同时,要正视年夜饭背后的“坑”。从历年投诉的情况来看,年夜饭主要存在饭菜卫生、价格、质量、服务等四个问题。比如消费者最不满的只能点指定套餐不能自己点单的“潜规则”。不过,记者发现今年有饭店在这一点上的做法比较灵活。某餐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夜饭不能点菜其实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春节供应商都放假,原材料不一定能全部采购齐全;另一方面如果放开点菜,桌数多的话时间上也来不及,无法保证菜品质量。但是该负责人称,今年年夜饭如果消费者一定要点菜也会满足一部分,但前提是要提前预约,以方便饭店为采购到所有预订食材早做准备。整体而言,年夜饭质量主要靠饭店自律,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维权的意识,明明白白消费,别让年夜饭变成“年夜烦”。(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