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阵又一阵吴侬软语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从无锡市演艺集团5楼排练厅内传出。原来,印象诗画评弹《江南·无锡景》正在进行坐唱彩排。这台即将于12月28日在无锡人民大会堂上演的评弹演出,不仅在演出规模上创造了纪录,更首次将评弹与歌舞等艺术表现形式跨界融合,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无锡的历史文化。
◆原创评弹文旅融合唱遍“无锡景”
以旅游推动文化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是时代赋予地域文化的使命。印象诗画评弹《江南·无锡景》即是从此出发的新作、力作。作品邀请到国家一级编剧,原中国曲艺创作中心主任陈亦兵担任主操刀,历经五个多月的构思和创作,评弹作品首稿完成,并不断进行打磨提升。
“整场演出包含序在内共创作了11篇评弹作品,几乎将无锡的山水、古镇、园林、书院等诸多景点和历史传说、名人故事串联了起来。”无锡评弹团团长顾国良说。刚听罢东林书院的“晨读书,好贪婪,夜读书,丹心暖”,又登临鼋头渚去感受等君早归舟的欢欣;领略了竹海的好一湾清凉,又去触摸阿炳那涨潮的弓、挥泪的手。荡口小镇、二泉流水、梅园花香……许多鲜为人知的人文故事,成了如诗如画、如歌如泣的美丽诗文。
从《范蠡与西施》《走山》《读书乐》到《太湖石》《竹海赋》《运河情歌》,这些现代原创的系列弹词开篇不禁使人们的思绪荡漾在诗画般的江南烟雨中,让观众留下对无锡文化难以忘怀的感叹与记忆。
◆传统书场与多种舞台艺术跨界触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弹艺术如何适应时代的文化自信,让更多年轻观众也能爱上它?将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大众流行文化产品,甚至把传统文化视作大众流行文化中的关键看点,是越来越突出的文化现象。评弹演出也不再是一桌两椅的书场模式,而是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跨界触电。
“之所以叫印象诗画评弹,是因为这场演出区别于传统书场,充满了创新色彩。”《江南·无锡景》制片人葛丹绮表示,除了无锡评弹团的演员,无锡民乐团与无锡市歌舞剧院的演出阵容也将加入,让这场演出色彩缤纷目不暇接。记者看到,在保证琵琶三弦主弦律的基础上,由无锡民乐团现场伴奏,所有演员在自己弹拨的同时,全场都在民乐团配合下现场演唱。台上,还有无锡市歌舞剧院青年舞蹈演员们婀娜的舞姿。
整个舞台也是如梦如幻。在舞台一侧说书人的牵引下,舞台的色彩、灯光与装置不停变幻着场景,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无锡主要的旅游景点都将一一呈现,来自无锡、上海、苏州及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著名评弹大家在这样的景致中弹唱着,仿佛带着观众“云游”了无锡。
此外,10个原创开篇在揽收了传统评弹各大、小流派所有唱腔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音乐的配器手段,使音乐节奏更适应当代需求,从而既满足老听客对老调重弹的喜爱,也让传统文化变得时尚而新潮,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一饱耳福。“整场演出力求从听觉、视觉多方面满足观众的艺术享受。”葛丹绮说。
◆群策群力再现昔日“书码头”盛况
评弹发源于苏州,却兴旺于无锡。书场众多,名角辈出,无锡曾被誉为“江南第一书码头”。如何再现昔日“书码头”盛况,成为无锡市评弹团“二次起航”所背负的重要使命。作为复建不久的一支充满朝阳之气的青年评弹队伍,无锡市评弹团起步晩却起点高,刚迈出第一步,就向艺术高峰开始了坚韧不拔的攀登。“一方面要打造队伍,另一方面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剧目创作。”无锡评弹团团长顾国良表示,创作一台评弹艺术精品不仅能帮助评弹团打响名气,也能促进无锡评弹艺术进入良性循环。
整台演出组成了实力雄厚的主创队伍。除了请来国家一级编剧陈亦兵为全剧和唱词操刀,还邀请了苏州评弹学校教导主任、全国知名的评弹作曲家陈勇担纲音乐总监,原前线文工团团长李春燕担任策划,上海评弹团老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秦建国,苏州丽调传人程健,评校老教师陶谋炯,原前线文工团副团长、国家一级评弹演员王伊冰等与无锡评弹团和无锡民乐团的艺术家们,共同完成整台原创评弹。“此次演出还有不少评弹界的大咖助阵,希望无锡市评弹团的演员们可以把握机会,好好学习,早日成为属于无锡自己的特色演员。”顾国良说。此外,为保证演出质量,无锡市歌舞剧院从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和舞台制作等方面,群策群力投入了巨大力量。
(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