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吴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空气优良比率82.2%,同比上升10.8%;
PM2.5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
臭氧超标天数同比减少18天;
国省考4个断面优Ⅲ比例全部达标;
重点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科学施策,精准治理,百日攻坚,动真碰硬!
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新吴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收官成效。
蓝天为证,碧水为鉴,如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优美环境引来优质项目,绿色正成为新吴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成为新吴人的“幸福不动产”。
“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吴区抢抓100天时间,挂图作战,攻坚拔点,区委、区政府领导既挂帅也出征,以“四个最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最严标准锁定目标。对标1个方案、19张清单,高质量完成攻坚目标,实现区域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最严举措精准治污。全市率先实施“抢夺优良天”“清尘行动”“靓丽行动”等专项行动,精准治气守住“新吴蓝”。“标本兼治”攻坚水质提升,打造全国领先新城污水厂尾水管网净化工程等一批治水亮点,智慧治水扮靓美丽河湖。全市率先实行“散乱污”负面清单和销号,腾出土地面积260万平方米,结构调整助推提质增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市首座共享喷涂“绿岛”项目,“共享治污”辐射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严要求清零问题。聚焦问题,逐一对账销号,2020年底前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全部高质量“清零”。
最严监管创新机制。率先实现污水入河监管数字化,率先出台实施文明施工“红黑榜”,全国首倡“大手拉小手”推动环保共治,“多网合一”网格化监管全覆盖,建立跨界河湖联合河长制,一揽子创新举措树立“新吴样板”。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1年,新吴区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调整优化环境治理模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升级战”。
空港经济开发区(硕放街道)
精准发力 高质量根除“散乱污”顽疾
深度治污,狠抓突击与长效。聚力攻坚“散乱污”整治重点区域、顽疾地块,腾出厂房面积约4万平方米,对完成整治的689家“散乱污”企业进行“回头看”检查,确保整治实效。聚焦治气,狠抓治理与管控。严格执行错峰生产、应急减排,专家走访帮扶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严格管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开展裸土整治,完成大气工程、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等7个项目97个整治任务。
旺庄街道
统筹治理 强化抓手全力保障大气质量
改善大气质量,让群众“拥抱”蓝天。以旺庄大气国控站点提升为抓手,统筹好大气、土壤和扬尘综合治理。落实属地责任,扎实推进大气站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强化老村环境动态监管,制定落实环境长效管控方案,加强日常巡查监督,大力推进散煤燃烧整治,自主组织开展重点道路洒水抑尘作业,严格保障大气环境质量。联动整治、动态跟踪、精准掌握,推动“散乱污”企业整治落到实处。
江溪街道
严控污染 “绿岛”辐射产业绿色发展
全面出击,多举措整治各类涉气污染源。实施“一企一策”,深度整治重点涉气企业和印刷包装行业企业;14家大型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在线监控,150个餐饮项目在联系单制度下“绿色”受理。打破常规,多手段提升环境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监测监控能力,配备水质、VOCs和油烟便携式检测仪等快测设施;建立无锡首个共享喷涂中心,配套高效废气处理设施,大大削减喷涂污染物排放,为“绿岛”建设树立样板。
梅村街道
靶向发力 标准化建设夯实治污基础
精心谋划特色和亮点工作,打造多个全区“首个”。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通过开展环境管理标准化企业创建活动,树立一批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设施建设完备、环保管理制度规范的环境管理标准化示范企业,促进企业增强保护环境的主体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全面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首批100家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已全面完成,取得了积极良好的成效。
鸿山街道
河道消劣 描绘美丽河湖生态画卷
针对前期存在的五条水质波动河道,分别制定了相关整改措施并认真实施,通过清淤疏浚、岸线提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措施,推进水质不断向好,保障相关河道水质全面消劣。形成巡查管整一体化,通过污防问题线索平台、环保投诉平台、居民群众反馈等方式,不断强化日常河道网格巡查力度和问题线索收集能力,及时自查发现并整改河道相关问题近200个,严格落实各单位责任,切实做到河道整治长管长清。
新安街道
两个确保 全力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推进小流域整治通过区级验收,望虞河藻水分离站已安装完成,加密排查望亭上游国控点辖区内运河支浜入河口闸站9个、港池2个,确保全部处于关闭状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扎实做好太湖蓝藻(水草)打捞处置和湖泛巡查及应急防控工作,高质量实现太湖连续十三年安全度夏。2020年全年打捞蓝藻共计约13.5万吨,较2019年打捞量增加30%,打捞水草及漂浮物3264吨,处置蓝藻约17.3万吨,产出藻泥299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