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梅
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只要被生产出来,不管是不是被消费者使用,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一些经济杠杆手段对生产企业进行调控是减少源头供给的有效做法。改变人们对塑料制品的消费习惯是“限塑”重点。减少塑料制品污染,还要致力于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1868年,美国的约翰·韦斯利·海亚特发明了一种叫“赛璐珞”的塑料制品,用来代替象牙作为台球的珠子,因其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台球商的青睐,减少了对象牙的需求减少了杀戮,是一个既有经济意义也有社会意义的好发明。但是随着一次性且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健康受到影响,减少或者不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在2008年“限塑令”的基础上,2020年相关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污染治理能不能取得良好成效,关键在于要有系统思维,全链条发力,形成多方共治共建共享的合力。
减少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源头供给是根本。塑料种类很多,有些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如PLA、PGA等,而另一些是不可降解的,如PE、PP等,“限塑”的根本目的是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这些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只要被生产出来,不管是不是被消费者使用,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一些经济杠杆手段对生产企业进行调控是减少源头供给的有效做法。欧盟要求各成员国自2021年1月1日起,每生产一公斤非循环使用的塑料制品就要向欧盟预算机构交纳0.8欧元的税用于环境治理,成本的压力将迫使生产商减少生产或者是转型升级。无锡在2020年11月对聚乙烯(PE)农用地膜和塑料购物袋等塑料产品的本地生产企业开展全面摸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大、中企业和小微企业进行具体调控和引导,就是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的负责任举措。
改变人们对塑料制品的消费习惯是“限塑”重点。我国古人以草绳、竹篮、布兜为主装载物品,草绳可以挂条鱼、绑块肉,拎个篮子出门是标配,布兜也是无所不装。虽然我们已很难回到过去,但为了环保和健康着想,还是要减少对塑料袋的依赖。购物中心或者农贸市场可有偿提供一些能循环使用的折叠型竹篮,也可以以共享方式来提供大小不等的包装布袋或其他包装,易借易还。农业领域是塑料制品使用大户,从2018年开始,江阴规范农资网点对农膜的销售,并探索建立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推广全生物降解膜的使用,慢慢改变了农民对原非标膜的使用习惯,这也是很好的减少农膜污染的探索。
减少塑料制品污染,还要致力于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一是能否让目前的塑料制品得到更好地使用。2020年底,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工艺,将聚乙烯(PE)转化为一种更坚固、更有价值的黏合剂,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向。二是能否找到一种更合适的替代品。目前一些纸制替代品有着“遇水易化、遇热易软、汤汁渗透”等不足,其实纸制品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据统计,制造相同容量的纸袋会比塑料袋多用1.5至2倍的能量。总之,如何满足人们对既环保经济又方便实用的产品的需求,关键还在于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这需要政府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也需要企业下大力气进行技术攻关。
现在的严格“限塑”是为了未来更快更好地发展,幸福生活既是当代人能够享受到目前生活的便利,也不给子孙后代的健康生活留下环境污染隐患。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每一个人都要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作者系无锡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