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评

别让过度物质奖励 毁了孩子学习主动性

  □ 刘爱燕

  临近期末考试,又到了考验孩子和家长的时候。

  周末带着孩子去好友家串门,进门却未见她家儿子,平时来都是他嘻嘻哈哈开的门,朋友把我们悄悄拉到一边,高兴地说:“他在认真做题目呢,因为我答应他,如果这次三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能考100分,就给他买电话手表。”看到孩子正在书房做题,专心学习的样子确实令人欣慰,但也不免让人心生担忧:如果没有家长的物质奖励作为前提,孩子还愿意主动学习吗?

  “爸爸,我想要一个平衡车。”“如果你期末考试能考到全班第一,我就给你买。”这样的对话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就像上述这位朋友的方法一样,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你能考出好成绩,就能得到某种奖励。这种通过物质鼓励让孩子学习的方法,从短期来看会有一定的成效,因为孩子会通过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物质愿望,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过度使用,存在很多弊端。

  这种物质奖励可能会让孩子逐渐对学习失去耐心,而把心思放到如何得到奖品上,他们更注重的是奖品,而不是学习本身,这个时候学习就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而不是目标。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物质奖励需要不断加码才能达到刺激的效用,原本的学习因为物质奖励的介入,而变得功利,物质的欲望和作用都被放大,这会对孩子的世界观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如果孩子通过努力没有考到理想的成绩,也因此没有得到奖励,会产生很多挫败感,“我白努力了”“不管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渐渐的,孩子会反感学习,憎恨考试,还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父母更看中成绩,而不喜欢自己,开始否定自己,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不利的。

  前段时间网上有这样一个视频:在一辆长途火车上,一个10岁女孩在专注学习,孩子说:坐车时间长,不学习觉得浪费,把碎片化的时间归拢起来学习比较有效。女孩的爸爸说,我平时就跟孩子说,你只要努力,不管考得好不好,我们都高兴。当父母不看中结果,而看中过程,就是在培养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

  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培养会考试的孩子,而是培养孩子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当父母用物质奖励作为交换来鼓励孩子的时候,学习就成了一种“交易”,孩子也就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愿。别让过度的物质奖励毁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毕竟,奖励不是目的,培养出主动学习的孩子才是家长真正的目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家长,需要鼓励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鼓励的应该是努力的过程,而非结果,对过程的鼓励比某一次不稳定的结果更有意义,当孩子努力进步的过程被家长看到了,并加以肯定,孩子会很受鼓舞,也因此增加了持续学习的动力。

  期末考试之前,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的成绩是你自己的,不管这次期末考试的结果怎么样,只要你确实认真并且努力了,我们都会为你感到高兴,也会适当满足你的愿望。

  (作者单位:无锡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