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打好“十三五”收官战

梅村厚植底蕴擦亮吴文化名片

  梅村二胡产业园

  梅里古镇

  泰伯庙会

  “花开梅里佳绝处,盛世和弦二胡乡。泰伯千里奔吴地,至德名邦高风扬。”

  这首诗描述的正是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梅村,这个享有“至德名邦”“江南第一古镇”“中国二胡之乡”等美誉的江南小镇,近年来从大处布局,从细节入手,不断厚植文化底蕴,擦亮文化名片,用三千多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深深滋养涵育着这片土地,打造出一处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圣地。

  三九寒霜天,江南一片萧瑟之中,“梅里小镇”犹如灿烂的梅花迎风盛放。

  精心布局

  文化建设擎起新高度

  尽管天寒地冻,梅里古镇上游人如织,餐饮店人气爆棚,一片繁荣之景。2020年11月20日,历经三年建设,总投资达10亿元的梅里古镇二期项目正式亮相,全面展现了梅村作为“至德名邦”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至此,现代科技、饕餮美食、传统文化三位一体的梅里古镇揭开了全部面纱,这个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小镇一跃成为梅村的黄金核心区、新吴区的文化新地标。

  缓缓步入泰伯庙,花岗岩石牌坊上镌着“至德名邦”四字,无言诉说着历史长河中那段关于“吴”的传奇。早在3300多年前,西周周太王长子泰伯一路跋山涉水来到无锡梅村,并在此重建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强大的吴国。赓续历史传统,弘扬吴文化,传承泰伯精神,让这张文化名片熠熠生辉,梅村街道早有精心布局。从每年热闹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泰伯庙会,到修缮完工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泰伯庙,再到考古发现的3600多年前的梅里遗址,梅村历史文化底蕴厚度彰显。早在2017年街道启动了梅里文化小镇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重点规划了梅里古镇文化区、江南田园生态核和伯渎河传统体验带“一区一核一带”布局,让这块文化金字招牌成为闪亮的城市名片、鲜明的精神底色。

  与此同时,街道深挖文旅产能、招引文化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实现梅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比翼齐飞。开展“匠人·匠心”寻访梅里手艺人,春季、暑期和秋季三期公益培训等各类活动,扩大群众参与面;建立鸿腾民乐团、东方民乐团、梅璟乐团等多支民间演奏团队,让大众文化回归群众……近年来,梅村文化事业收获累累果实。街道群文作品《梅里春早》获江苏省第十四届“五星工程奖”,原创剧本《华阿金》入选无锡市“优秀剧本孵化计划”。梅里美礼、锡韵流芳、赵氏工坊、国康脸谱、蚕桑文化体验馆、奥灶面等14个文化、非遗类项目落户梅里古镇,梅村人的文化“餐桌”愈发丰盛。

  值得一提的是,二胡也是梅村重点打造的知名文化品牌,街道举办“中国二胡之乡”新年民族音乐会、“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等大型文化活动,做大二胡产业,2020年梅村二胡产业持续发力,创立了“梅村二胡”品牌、成立了二胡协会、二胡产业园落成开园、二胡直销体验店全面开业……一系列活动助推梅村二胡产业从“幕后”走向“台前”,多方面展示“中国二胡之乡”的魅力。

  提质增效

  产业升级释放新动能

  2020年12月12日,总投资3.3亿元的“宝通科技智慧产业总部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基地”落户梅村,该项目拟建设全球首家工业散货物料智能输送领域企业研发中心;面向工业散货物料输送,打造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输送系统;融合5G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宝通科技是深耕梅村的一家本土老牌企业,也是在当地传统产业园做大做强的企业之一。梅村的“企业军团”中有很多像宝通科技一样优质的品牌,耐思生物、百年通、格林司通、大金谊……它们都在梅村这片创业热土上发展壮大。

  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助推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释放“新动能”。在做优“增量”方面,街道以招商引资为载体招才引智,以招才引智为渠道招商引资,实现双向发力、双向带动。目前街道有超亿元项目50个、超10亿元项目5个;人才总量达到130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53人,实现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深度融合。在盘活“存量”方面,通过对7249亩工业集中区重新规划,划定高质量发展片区和传统产业提升片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自改、第三方参与三种模式梯次推进提档升级,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提质增效。在提升“质量”方面,街道助推企业冲击资本市场,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主板上市公司2家,市值达96亿元。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巨大引擎。2020年梅村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4亿元,拥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9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3%,有33家企业入选市雏鹰、瞪羚榜单。宝通科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耐思生物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企业的科创基因愈发增添,助力街道产业经济综合实力跃升新台阶。“十三五”期间,梅村街道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公共财政年收入始终保持在1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家数稳定在100家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稳定在300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实现到位外资总量接近1.8亿美元。

  加大投入

  民生保障跑出新速度

  提及梅村,还有一个无锡人都知道的巨大“吸引力”,那就是教育资源,梅村高级中学、梅村实验小学这两所百年名校众所周知。近年来,梅村街道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辖区内共有9所幼儿园,其中4所公办幼儿园,5所普惠民办园,已达到常住人口每万人1所的要求。

  刷新民生温度,绘就幸福底色。街道牢牢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热点,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文体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居家养老助餐中心、街道级图书馆全面启用,梅村医院及养老院新建工程全面启动。

  在民生保障的同时,梅村城市面貌也秀出了新景象,为居民创造了优质的生活环境、改善居住条件腾出了更多空间。结合不同功能板块,突出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仿古建筑与现代景观的有机衔接,街道有序稳步推进片区改造和开发,吸引多家知名房企进驻。改扩建停车场12个,增设车位1200余个,完成梅西路、新华路、锡义路、梅里路、锡达路、新风路、新都路等多条镇区、园区道路综合改造和包装出新,系统解决路面积水、景观陈旧、停车混乱等问题,连续三年获得无锡市城市管理优胜街道荣誉。

  生态文明绘就“新画卷”。2020年梅村街道率先完成14个小流域,135个小街区,149个地块的小流域整治验收,梅东河、梅西河两条省级挂牌的黑臭河道顺利“摘帽”;向东河、凤凰浜、梅花浜、梅荆浜、夹蠡河等7条劣五类河道在“一河一策”长效治理下,全面消除劣五类现象。深入落实“河长制”和“263”专项行动,通过统筹推进控源截污、调水引流、生态修复、落后产能淘汰等举措,全面打响“天蓝、地绿、水清”的保卫战、攻坚战并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街道监测点数据有效天为342天,优良天为305天,优良率达89.2%,PM2.5平均浓度为26.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在全区六个街道板块中排名第一。街道顺利通过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道创建、国家卫生镇复审等一系列考核验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