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2021两会特别报道

“链”上攻坚,烙刻高质量无锡印记

  迈进“十四五”,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依然是“高质量发展看无锡”的鲜明底色。

  重点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一定程度决定着全市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实干之帆,无锡将聚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之攻坚战,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更大成效,让高质量发展成为无锡的鲜明特征。

  围绕市委书记黄钦的讲话和市长杜小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带着他们的建议、提案,为打造无锡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控制力献计献策。

  协同创新 构建生态圈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

  新发展格局之下,增强创新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企业及产业发展的关键。今年无锡几大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目标已定:物联网产业营收增长15%,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10%,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15%。产业链形成的集群发展,重在架构起一个协同创新的生态圈,从而实现对产业链主要环节的资源整合和技术推动,增强发展自主性。

  缪志强代表说,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不仅要做精做强产品,还要加强上下游资源整合、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更低的成本、更优的服务提供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无锡要围绕战略性产业加强顶层设计,加大产业链协同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跃进;通过建立上下游产业链数据协同平台来加强企业协作配套,为发展注入新活力;支持产业链重点环节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重点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的迫切性,一线企业的感受很深。多年前,由于国内设备的精度、效率以及稳定性难以达到产品制造要求,在贝斯特的车间和产线上看到的都是清一色德国和日本的数控设备。曹逸代表介绍,2019年底企业开始聚焦高端数控设备,通过这一轮技术创新与突破,不仅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更提升了对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她表示很愿意带动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资源整合,推动技术革新。

  资源共享 “链主”“专精特新”强化集群带动力

  培育一批具有市场主导力的“链主”企业,能带动产业链竞争力持续提升;同时,也需要培育一批“隐形冠军”,强化集群带动力。

  赵志军代表介绍,在江阴高新区,随着兴澄特钢、法尔胜为代表的几家“链主”企业的发展壮大,集聚400多家相关企业形成一条特钢新材料产业链。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共享,赋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快速迭代,创新成果回流大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他认为,从政府层面,通过做好规划、政策引导、专业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可以推动产业链加速发展。

  华虹、SK-海力士等项目奠定了无锡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的优势,延伸、强化产业链是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赵振元委员建议,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存量项目,另一方面在延伸产业链上还有很大潜力要挖。现在招商正由单一招商变为共同投资,用资本、产业基础吸引更多投资进入无锡。最近他走访了深圳、上海、合肥、成都等城市,发现这些地方都建立了强大的产业基金,希望无锡也能加快步伐。

  曹荣代表认为,“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具有较强创新研发实力和配套能力,有利于增强产业链创新实力,对补齐产业链条、弥补关键领域短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尤其是灵活性强的民营企业,通过引入技术、加强合作,实现技术替代、产品替代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大幅降低产业链配套成本。他说,成为“专精特新”,需要企业有耐心、有毅力,也要有“长期抗战”的能力。因此,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支撑十分重要。这种支撑不仅仅是物质的、货币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不以一时业绩论英雄,而应放眼长远识英才”。

  平台打造 加速产业智能化改造步伐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之一,被视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服务于链上企业、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对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水平提出新的要求。

  无锡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始终位于国内第一方阵。位于无锡高新区的瀚云科技——瀚云HanClouds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全国八家五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已连接了近4000家企业。秦晓华委员认为,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需要加快推进5G在工业应用场景的应用;培育发展一批面向不同工业场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APP;加快推进“企业上云”,鼓励并引导企业基础设施、业务、设备和数据上云,推动国产工业软件普及应用。

  提高工业互联网建设水平,要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陈大鹏代表认为,每个行业、企业的发展模式、进展、成熟度都不一样,要对应以不同的应用方案。企业真实体验到工业互联网对技术能效的提升、成本的降低、质量的保障,才能主动接洽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推广,要解决细分领域的现实问题,如核心通信技术、通信芯片、工业互联网传感器,从技术层面提高运行效率;要化解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使用顾虑,保证工业生产数据安全。引入第三方服务,推动中小型企业数据上云,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制造效率。

  产业正在向高质量、数字化、标准化变革。张华林代表说,当务之急要提高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水平,让中小微企业尽快衔接工业互联网。政府牵头建立非营利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实现所有企业上云;强化“链主”企业作用,可以贯穿其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数据,形成整套的数据流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无锡应尽快填补大数据咨询服务公司这一空缺,让数据为企业生产、管理产品全周期提供有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