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2021两会特别报道

美丽无锡精绣幸福新画卷

  让城乡更美丽,让居民更幸福——在今年市两会的会场里,美丽城乡、美丽无锡、城市宜居品质、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成为热议话题。环境满意度与个人幸福感正相关,代表委员们正是把城乡之美与幸福生活结合在一起:老旧小区要改,居住才能舒心;路面街面要美,出门就是养眼;日常管理要精,干净整齐才好。这些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想法,折射出对美丽无锡的“心向往之”: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让无锡人在美丽城乡之中幸福生活!

  小区改造个性化,让居民生活舒心惬意

  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之中,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点之一。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欠缺,这里居民的生活宜居度往往要打折扣。老旧小区的改造如何推进,才能让居民住得舒心,让居民体会环境改变带来的幸福感?

  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民心,老旧小区情况各有不同,可从实际出发探索“个性化改造”。朱翔代表表示,老旧小区的“四老一差”问题的解决要创新思路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学会“蛳螺壳里做道场”。要充分调研、倾听民意,形成详细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每个小区不同的情况制定“一小区一方案”,真正办成解决老旧小区实质问题的民生工程,让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只有着力解决老旧小区的难点痛点,才能让居民的生活更舒适。盛学杰委员说,目前无锡老旧小区改造主要是对外墙粉刷、车位规划、绿化种植、小区内部道路铺设等,但痛点更多集中于加装电梯、“蜘蛛网”式电网改造、下水道改造等。为此,她建议在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多个部门联合制定合理整改方案,将半空中的通信、供电等各类“蜘蛛网”统一入地。同时也有代表建议,相关部门要关注城乡一些年久失修的房屋,及时开展改造。

  绿化景观多元化,为美丽无锡打好底色

  一座宜居的城市,必然空气清新、水源清澈、绿树成荫,拥有生态湿地、生态公园,让市民享受到大自然之美。如何更好地把绿色转化为无锡的“软实力”,为美丽无锡打好底色?

  “虽然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逐步进入成熟阶段、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一些问题和短板也凸显出来。”王晋委员说,景观设计注重眼前效果,忽略后期较高的维护成本;大树密植现象较为普遍,不符合植物正常生长规律;城市精品游园、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特色绿化推广力度不大等。建议加大对成熟绿地色块灌木“更新”和乔木“疏林”工作的一次性投入,节约长期的养护成本,保证长期的景观效果。还要逐年对已经退化的色块灌木进行更新,逐步种植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地被植物。同时,对重点主干道路进行重点疏林工作,鼓励推广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通过以鼓励性政策规定来调动开发单位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打造若干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示范项目,在一些待开发的空地上临时栽培可供观赏的宿根花卉,达到存量建设用地管理和城市景观建设双赢的效果。

  城市景观成为代表委员们“论美”的重点。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去年以来无锡城乡绿化动作大,不仅有精致的口袋公园,还有一些四季风景都不同的景观大道,建议新的一年打造更多的路面、街面、立面的景观,全方位展现无锡之“美”,努力让这座城市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季都有新提升、每年都有新面貌。

  城市管理精细化,停车难问题考量智慧

  城市管理,在于精细。2020年,优化停车秩序、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厕所革命等一系列综合改造行动,显示出无锡正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市”。而在精细化管理之中,许多代表委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焦点:停车。能否解决好停车难,需要更多智慧。

  停车难,一直是让老城区居民头疼的问题。李兰萍委员认为可以从全市层面出发,加强停车位整体规划建设。建议可通过统筹规划老旧小区,改造利用边角区域,建设停车位;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在8小时工作制以外,向社会开放停车场,两种方案收费标准由政府统一核价。张君君代表表示,解放环路内中心商务区面积不大,商业综合体、学校、培训机构、医院等各类机构都是聚集人流、吸引车辆进出的场所,老城区出入的车辆多和停车场偏少的矛盾过于突出。她建议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加环路以内的停车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尽快启动解放环路附近南禅寺、谈渡桥等地区的停车场改造。

  “建设无锡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推进全市停车泊位动态联网,可实现网上车位导航、自助缴费等功能。”周炜委员说,2020年,已完成全市7486个场库、120.97万个泊位静态数据的采集,完成230个场库4.61万个泊位的动态信息联网工作。今年将对尚未纳入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的14万余个公共停车泊位,开展联网督查工作。预计2021年上半年,将新增10万余个公共停车泊位动态信息联网,市民停车便利化将进一步提升。

  两会互动 有呼必应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呼声高

  市民声音:家住梁溪区康馨苑小区4楼的一位老伯说:“我和老伴年龄都大了,有时我们一个多礼拜才下一趟楼,十分希望能够加装电梯,但由于居民楼采光、装修产生噪音等问题,低楼层与高楼层居民意见难以统一,或必须有居民从头至尾来牵头,电梯的加装往往有些眉目就不了了之了,能不能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上给予帮助?”

  沈萍委员: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服务老龄社会。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说服工作,尽可能减少低层住户一票否决的现象;除公积金外,可以考虑动用大修理基金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今年城中心有些小区在开展综合整治时,可以考虑由住建部门出面统一安装电梯,谁受益谁出资,受益大出资多,避免居民为安装电梯四处奔波,加快电梯安装进程。

  “飞线”隐患、停车困难亟待解决

  市民声音:曹张新村一位阿姨告诉记者,国有物业进驻自家小区后,小区环境、治安都有了极大改善,但电动车“飞线”充电隐患大、停车位依旧紧张等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黄新代表:“小物业”牵动“大民生”。在管理中,目前国有物业正在通过建设集中充电点的方式缓解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在此过程中,多产权单位的老旧小区还需要各个产权单位逐步把管理权让渡出来,方便小区添置充电桩等公共服务的设施。关于停车难问题,建议相关部门成立市一级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综合平台,国有物业将配合多部门在小区周边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协调周边单位在夜间和节假日共享停车场。2021年,国有物业将全面覆盖无锡2000年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同时设置3年过渡期,在此期间,一方面物业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业主承担一部分物业费,逐步提升业主物业服务消费意识。对于业主缴纳的物业服务费将单独建账,专项用于三年后小区物业管理。

  场内声音

  蔡靓羽委员: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可以尝试引入“公交电梯”方式,由专业公司出资安装,居民依据乘坐次数及高度按次刷卡付费。

  马建代表:垃圾分类贵在坚持、重在养成。建议接下来要进一步提升分类指导员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细化桶边指导;对于特殊群体投放不便的情况,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吴韶代表:对于老旧小区存在的院门破墙开店、绿化种菜等问题,建议尽快厘清各类主体的职责和边界,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和具体管理标准。

  本版撰稿:杨柳、张子秋、殷星欢、卢易

  本版摄影:吕枫、刘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