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韩玲、张月
最近,古德拉克的范范正忙着帮锡城音乐人加紧排演。1月底,一场线上音乐会将在南长街的“活塞”上演,并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播放。因疫情遭遇寒流的诸多文化行业,一改传统的文化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通过线上分享打开了文化传播新空间:无锡博物院的讲解员走进直播间解密“镇馆之宝”、无锡市图书馆把“东林文化讲坛”搬到了线上、无锡市文化馆线上慕课备受欢迎、百草园书店邀请知名作家走进“云书房”与书友“聊书”……文化资源纷纷“上线”,加速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有文化的”产品供给,可以再多样一些
“刚在文发微云上看了一场无锡原创舞剧《千年运河》,还是很震撼的。”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剧粉小曹隔着手机屏幕,跟剧中演员一起,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跌宕起伏。文发微云是她最近发现的宝藏平台。歌剧《二泉》、舞剧《绣娘》,她以前在剧场看过,一直想“二刷”,当看到这些线上演出资源时,她兴奋不已,“还有好多原创精品,都能在这个平台上看到”。去年2月起,文史爱好者小英加入了百草园书店线上阅读群,参与了多场分享活动。“最喜欢跟锡惠公园的金石声老师游园,听他讲历史。”小英不是每次都有时间参加书店的线下走读,得益于书店对活动的直播,让像她一样没能到场的读者在线上也能收获多多。
越来越多的“智慧”方式被运用到文化供给中。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正在为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增添新的光彩。数字存储与再现技术也正在助力各种文化艺术的数字档案建设。无锡博物院致力于“智慧博物馆”的建设,通过“掌上锡博”,将展厅及馆藏精品进行数字化呈现,为人们带来身临其境的参观感受。这款神器还可360°全景参观“周怀民藏画馆”“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无锡碑刻陈列馆”“程及美术馆”“张闻天旧居”五大专题馆,在网上营造出“永不闭幕”的博物馆,极大地延续了展馆的生命力。
“有文化的”在线分享,可以再亲民一些
1月14日,中国作协会员谈雅丽携其新书《江湖记:河流上的中国》“走进”无锡百草园书店“云书房”进行线上分享,干货满满,吸引了百余位书友在线聆听,共赴一场中国水文化的寻根之旅。百草园书店总经理助理李旖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线下分享为特色的书友会活动受到很大影响,但作家和广大书友有思想交流的需求,书店便适时推出了“云书房”概念,通过微信群为作家和读者之间搭桥,平均每月一场新书分享,彼此少了奔波,书友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深入了解。书友云岩说,虽然见不到作家本人,但比起面对面地发问,在线上反而更能敞开心扉,令活动更加亲民。
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无锡市图书馆把东林文化讲坛、吴文化专题讲座、“彩虹桥”绘本阅读、“太阳花开”父母课堂等多项金牌活动搬到了线上。1月21日上午,无锡文史专家富耀南直播开讲秦邦宪、陆定一和潘汉年三位杰出的无锡籍革命家。年过八旬的富耀南做过数不清的讲座,但在线上给网友开讲,还是头一次。“以前吴文化讲座,现场顶多几十个人,线上直播有几百人,还能回看。”富耀南觉得线上讲座的形式很不错。据悉,今年,无锡市图书馆的讲座、分享等活动,将继续采取线下加线上的形式。此外,锡图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新语听书”“云阅读”等模块,囊括了名家名著、文学精粹、最新上线、畅销书等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选择。
“有文化的”输出形态,可以再酷炫一些
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中国移动直播行业专题报告》显示,去年2月份以来,每个网民每天花在移动互联网的时长,比2020年初增加了21.5%,其中,视频类应用增长尤为突出。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加速了文博场馆、书店等高度依赖线下场景的文化行业,主动探索线上传播。业内人士指出,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相应的文化的存在形态、生产形态、传播形态也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今年是我们的转型之年,除了建立网红直播室,网红主播的培养也在加速。”泛亚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颜健鸥说,数字化的产品肯定是未来文化消费的主流,要主动积极拥抱这个变化。专家表示,由于眼下的科技手段还无法完全还原集聚型文化体验活动中的“现场感”,因此,找到合适的表达语境和内容,是开发线上文化产品的关键环节。
凤凰数字科技在几年前就开始着手“清明上河图活化工程”。该企业总裁王晓东告诉记者,以这一工程为基础,他们将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展现大运河文化交互、参与、体验功能。“将国潮、国风与古代生活方式连接起来,非遗与美学相结合,李清照和你一同写词,苏轼与你一同漫步,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下,文化不再冰冷,会更有温度。” 通过科技手段的赋能,运河沿线的文物、建筑和代表性人物都将“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