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仁山
乡村慈善的特征虽是“行善”,但实质是引领乡风文明。乡村慈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乡村文化传承和文明风尚养成。比如,乡村中所注重的孝养文化,令“敬老”与“育小”在整个慈善中占有很大比重。随着社会资本介入慈善运作过程,还有助于纾解乡村治理的某些难题,促进乡村有序运转。
每至岁末年初,在无锡广袤乡村,以助困、助老等为主题的公益慈善活动,一直被视作不少乡村的重要工作。乡村慈善因为传承了乐善好施的传统,不仅在乡村中很好地发挥了救济和保障的作用,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源和治理资源,还有着维系乡村日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特殊功能。发展乡村慈善无疑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无锡乡村慈善古已有之,一般均指在乡村特定地域范围内,以血缘、地缘等为情感纽带,依托家族、宗族、村社等民间组织而展开的施善救济行为。它根植于传统农耕社会,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伯三让天下,帮助江南先民兴业立国,孔子遂感慨:“至德者,泰伯也。”由此让无锡成为“至德名邦”。明清时期,无锡农村中又盛行“乡贤行善”,且内容十分广泛,诸如修桥、筑路,办学、建庙,施钱、施药,办义庄、义仓,助葬助婚、减灾赈饥等。当时无锡比较有名的有荡口华氏义庄、宜兴徐氏义庄、江阴暨阳义田等。民国时期,无锡“四大家族”投身慈善各有千秋,如荣氏家族造桥铺路兴学、唐氏家族出资疏浚河渠、杨氏家族捐助公共消防等义举,使无锡逐渐成为一座流淌着爱心、仁慈、善行的慈善之城。
乡村慈善的特征虽是“行善”,但实质是引领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在当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战略背景下,很有必要深挖乡村慈善的内在价值,进而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有效功能。
从当下无锡乡村慈善的实践看,乡村慈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乡村文化传承和文明风尚养成。比如,乡村中所注重的孝养文化,令“敬老”与“育小”在整个慈善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不少乡村企业家都很注重为当地患病老人或贫困学子发放慰问金(压岁钱)。两年前,锡山区鹅湖镇10位企业家捐款200万元成立的华义慈善基金会,主要职能便是“助老、助学”。近日,宜兴市举办的慈善捐赠艺术品冬季拍卖活动,共涉及当地18个村(社区),拍卖所得主要用于改善这些村(社区)中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包括企业家和爱心人士义举在内的慈善力量,不仅建构了当地乡村社会公平、正义、互助、互济的朴素规则,而且起到了很好的“行善”示范引领作用。况且,社会资本介入慈善运作过程,还有助于纾解乡村治理的某些难题,促进乡村有序运转。无数事例证明,凡是慈善事业做得好的乡村,那里的经济就发展得好、村民生活过得好,崇尚文明、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也浓厚。
此外,乡村慈善作为一种保障性资源,在某些特殊时期能有助于化解乡村“共同体危机”。如今,无锡许多乡村均将乡村慈善内容写入当地的《村规民约》,甚至明确慈善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议事规则、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维护规则等,这不仅有助于当地村民对于群体生活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而且又能在慈善参与中增进村民之间的亲情、乡情,孕育巨大的内生动力,从而不断提升乡村资源供给、生产促进、生活服务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将乡村真正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作者系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