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保健周刊

有调查显示,67.4%的受访人在为自己以后的晚年生活做准备

  近日,无锡市老龄办公布了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60岁及以上老年人1356126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6.9%,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20.65%,8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4.03%。养老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是父母,其次是自己。面对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开始为养老焦虑。

  老人抱团互助排解孤独

  现在,“70后”甚至是“80后”一代的父母已慢慢集中步入“靠儿养老”的时候,让压力本就很大的中青年人生活更难了。

  近日,李女士接到母亲所在养老机构的电话,称母亲吃的一个常用药还有两天的量,得赶紧去配。母亲患有帕金森,常用的一种药只有城西一家医院有。第二天,李女士向单位请了假,从太湖新城家中出发,开车至预约好的医院去配药。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养老机构,顺道还买了母亲爱吃的糕点。

  “来来去去开了五六十公里,忙了半天,但总算顺利完成任务。”李女士向姐姐汇报了过程。父亲去世后,怕母亲孤单,姐妹俩就让母亲跟着她们住,但白天还是老人一个人。后来姐姐动员了公公婆婆,和母亲三位老人一起住进了养老机构。有人照顾、有同龄人做伴,子女三天两头去看望,母亲很适应这样的生活,姐妹俩这才放下心来。

  年轻人既要敬老、孝老、爱老,也要为自己养老尽早储备、多做准备。李女士和姐姐经常会聊到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说以后我们这些老人完全依靠孩子照顾不太现实,还是一起住养老公寓,抱团互助。

  用好养老钱提高生活质量

  早做规划是幸福养老的重要路径

  相比上一代,如今的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中不少都在为自己以后的养老进行筹划和准备。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217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4%的受访人在为自己以后的养老做准备。主要的准备方式有:存钱和理财、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53.2%的受访者愿意养老机构养老。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准备。43岁的艾女士在锡城一家私企工作,她除了公司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还买了一些商业保险和基金,去年还给自己买了一份重疾险。她说,要过上有质量的晚年生活,一定要有经济保障。52岁的刘老师趁为父母决定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的机会,把锡城的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的公司七七八八了解了个遍。她说:“以后我们的养老要借助一些智能、适老的设施设备,养老院可能会是我们最后的归宿,现在起就要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50岁的罗先生新年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健身和学书法。健身是为了有个好身体,尽量延长生命活跃的阶段。学书法是为老年生活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哪怕以后无法出去看山看水旅游,在方寸之地挥毫泼墨也不失乐趣。

  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牛飚,曾在一次讲座上给中老年人生动描述退休幸福规划,他建议大家趁早根据个人的愿望、身体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可利用的资源,去学习、做人、做事。学习可学健康保健知识、生活技能,培育兴趣。做人要做跟人合得来的人,不要太固执,热情、尊重、包容、关爱,不斤斤计较,不偏执,有自我调节意识。做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事、有价值的事、可发展的事、压力不大的事。跟合得来的、有智慧、有品质的人做喜欢做、有价值、可发展的事,这是老年人实现幸福生活最重要的路径。

  (王菁)

  一个多月前,陈先生从加拿大回来把父母和岳父母的养老生活安顿好了。陈先生移民后,两边老人都曾去加拿大待过一段时间,但觉得不习惯都回来了。最近,母亲发生了腿骨骨裂,岳母患小中风。随着老人年龄增大,生病和发生意外的几率也在增加,让老人自己在家养老很不放心。

  可老人一是心疼钱,二是总觉得自己还行,不愿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陈先生找了开明的老人给他们现身说法,带他们参观附近的养老院。父母终于答应住进养老机构,用退休金支付养老费用,不足部分等房子出租后,用租金贴补。陈先生给岳父母家添置了电动床,安装了扶手、红外线探头等,还找了保姆帮老人做饭和保洁。

  安享晚年离不开可靠的经济来源。“老人都有一些积蓄和房产,完全能入住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或请人照顾生活。但老人总想给小辈留点什么,不舍得动用积攒了一辈子的钱。”陈先生说,其实老人应该改变一下观念,多为自己考虑。其实小辈更希望老人们能提高生活质量,过得幸福,这样子女在外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