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乌篷船

  □申功晶

  从绍兴古城到安昌古镇,只需一小时车程,却仿佛“换了人间”。腊月里的安昌,满大街舂年糕、灌腊肠、扯白糖、晒酱鸭、做米酒……穿梭往来的乌篷船、热闹非凡的水乡社戏、喜气洋洋的船上迎亲……活脱脱一幅流动的绍兴民俗风情年画。

  古镇东起高桥,西至清墩,一条河流穿镇而过,一座座俊爽多姿的石拱桥横跨南北两岸。“吱呀”一声,拱桥深处的烟雾里飘摇出来一只通体黑漆漆的小船,友人惊呼:“看!乌篷船!”江南多小船,但这种“轻舟八尺,低篷三扇”的绍兴乌篷船在江南可是独此一家。

  我招手叫了一条船,小心翼翼地坐上船尾。船公头戴乌毡帽,坐在船艄摇橹。他腋夹舵把,双脚一伸一屈踏着舵桨,以这种手足并用的方式驾驶船只平稳前行,河水向两旁荡漾开去,泛起阵阵涟漪。我这个“毛脚”摄影师,坐在乌篷船上,手脚也不肯安分,身子转来转去,老惦念着选择最佳取景角度,艄公黑脸一沉:“不准乱动!这大冷天,掉进水里,有你受的!”遂乖乖坐好一动不敢动。

  小小的船身灵活穿梭在宽宽窄窄的河道中,人和水就隔着一层薄薄的船底,仿佛躺在河面上,贴水而行。时光在乌篷船里变得缱绻,与其说是乘船,倒不如说是摇曳,这般悠悠晃晃,似极了江南水乡闲适悠扬的韵脚。在这片刻惬意的时光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鲁迅笔下的《社戏》:和一群乡村的小伙伴们,迎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和两岸豆麦的香气,去赶一场月色下的灯火戏台。

  周作人形容乌篷船“人在舟中坐,舟在画中行”,随着两岸民居、肆坊渐次往后靠,原本静穆的老街和宅院都动了起来,一卷江南水乡风情图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村民们在自家门前的廊棚檐下,扯起一根根绳子,将早已处理好的猪肉、酱鸭、腊肠、青鱼干……一挂接着一挂地晾起来,如帘子般垂落于沿河廊檐,成为一道别致的护栏。

  行在一望无尽、撩人肠肚的“一帘幽梦”里,一股独特的酱香、腊香在老街深处弥漫开来,细诉着一年的丰盈。三里长街,酒肆茶坊林立,腊肠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佐酒菜,故安昌也有“无肠不酒店”的说法。安昌人做腊肠选材用料极为考究,一头整猪,只取猪后腿肉上筋骨最好的肉,剔骨除皮去肥,统共才六两左右,然后把肉切成丁,拌以酱油、白酒、味精等调料,灌入小肠,再在太阳底下曝晒五六天。安昌腊肠细切慢腌,蒸炒皆宜。从前,外仕的幕僚、行旅的商人、远行的游子都会随身带着家人自制的腊肠,想家的时候就切上一点,既解馋又暖心,最能勾起心底的那缕乡愁。

  安昌腊肠之所以可口入味,安昌酱油功不可没。弃舟登岸,来到镇口粉墙黛瓦的“仁昌酱园”,这家百年酱油店因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而驰誉天下。但凡来安昌古镇的游客,几乎都要来这儿捎上几瓶头道仁昌酱油回家。店里酱香弥漫,齐整地摆放着几百只上盖白尖顶盖的七石缸,这些酱缸要晒上足足180天。仁昌酱园选料严苛,手工操作,恪守“重麦制酱、短水放坯、天然发酵、夏伏曝晒”的祖训,酿出的酱油质地醇厚、黑里透红、味鲜带甜、久藏不霉。

  酱园店门口地上晒着一匾匾梅干菜,令人尤感亲切。孩提时,邻家有一位绍兴籍老太太,常在院里晒梅干菜,还烧得一手浓油赤酱的“梅干菜扣肉”,特别下饭。想至此,须臾间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于是,挑了当地一家“老字号”酒楼,选了一个靠窗的座儿,学着书本里的“老绍兴”要了一坛女儿红、一碟腊肠、一盘茴香豆、一碗梅干菜烧肉、一份青鱼干……酒菜过半,醉眼迷离之际,看到酒店掌柜头戴乌毡帽,身穿藏青长大褂,脚蹬圆布鞋,手拈长须,悠闲地坐在店门口的藤椅里。这身打扮让我突然想起孔乙己,于是,蘸着酒水在桌上划“回”字的四种写法。微醺的时光很是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