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志
腊月的一天,远在某沿海城市工作的女儿给我打来电话:“爸,今年过年因疫情影响就不回家给您拜年了,估计您也不出门,您喜欢读书,我在当当网上买几本书作为过年礼物送给您。”不几天,就收到快递来的好几本书籍,我仔细一看都是名家:有苏童的精选集,萧红的《马伯乐》,奥地利小说家斯特凡·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那些年的阅读故事》等,我捧着这些书籍,如获至宝,喜笑颜开。
君不知,在我卧室的床头柜旁,一年四季都码放着好多书籍,每当有新书来时我就把它放在最上层。多年养成的习惯,躺在床上必须要看半个小时以上的书才能入睡。其实,平时工作忙忙碌碌,也静不下心来读书,只有到了节假日才能安下心来读书,应该说,过年是读书的最好时间之一。今年春节就地过年的倡议,让我能够每天在家里读书记笔记,好逍遥。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富兰克林说过“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可见书里自有黄金屋。业余时间,我爱好写作,因为写作能拓展思路,学有所专,充实生活。每当一段时间不读新书,或几天不读书时心里便感觉痒痒,心情也很烦躁,而每当写作缺少资料,大脑一片空白无处下笔时,我就捧起书。
我获取书籍有以下渠道。一是购买。本地书店我是常客,每周我至少逛几家书店,只要是我喜欢的新书都毫不犹豫地购买。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出差,每次出差外地时我都要买书。一次,我到西安出差,住在钟楼附近,呆了10天就去了钟楼书店6次,买了近400元钱的新书,回来时包里背的全是书籍,如《阿里巴巴正传》《妈妈的味道》、(法)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等。二是文友的赠书。眼下时兴出书,以至于文友中不少人都出了书,并赠书给我,这些飘着墨香的书籍让我大饱眼福、受益匪浅。我给河南一位不认识的杂志编辑投稿时,意外收到她寄来的两本新书。省内一位文学爱好者出了一本新书后在一家网站发帖,求人给他写书评,我报名后收到一本,可惜写的书评没有被报刊采用,白拿他一本书。三是借阅。我在当地图书馆办了个借书证,隔三岔五就去那儿借书,借阅费十分低廉,不失为读书的好去处。四是获奖。我经常参加一些读书征文活动,奖品多是书籍,像去年获得的奖品就有梁实秋的散文集、史铁生的《务虚笔记》、李佩甫的《生命册》等等。此外一些亲戚朋友也喜欢读书,家里不乏好书,经常相互交换,共享书源,近几年先后交换了《明朝那些事儿》《泥马渡康王》、毕淑敏的《女心理师》以及莫言的《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和《孟宪实讲唐史》等书籍。
有道是:书中自有“年夜饭”,书中自有“春节味”。冬夜闭门读新书,专挑一些好看的书拥被卧读,该是十分令人惬意的,更是一种令人向往的阅读生活氛围。过年读书,读一本让自己快活、让自己踏实的书,整个身心便会愉悦。在书香中寻找到宁静,品读年味,有着一种自豪感,拥有了书香,整个年便会温暖起来,弥补自己平时因谋生忙书读不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