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翼民
最近参加了无锡锡山区图书馆举办的一次寻访书房的活动,忽然发现所到之处,在我们江南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竟然处处是书房、处处飘逸着迷人的书香。
书房,历来是读书人最迷恋的地方。看古装戏,书房是最多的场景,有台词问:“老爷(少爷)在什么地方?”多半回答:“在书房读书。”可见古人最常去的场所是书房。记得孩提时,我的哥哥姐姐们合用一间书房,常常为争一张写字台做作业而闹得不可开交,大姐是文学青年,经常买一些文艺读物码在小小的书架上,那便是我童年的天堂,有些童话书籍我至今能记得有趣的内容。偶尔家里客厅有文学青年们的聚会,我会趴在楼板上透过缝隙共享那一份美好。读中学时去俄语教师葛老师家玩,发现他家有一个好大的书房名唤“拾遗斋”,葛老师自号“拾遗斋主”,便憧憬着今后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丰厚的书房。
这一愿望在我成家后几度搬家才得以实现。
初,寄寓于岳父母家的小阁楼,连只书架也难立足,有限的书便码在地板上或索性堆放在床头;后来有了自己的小屋,只卧室容得下一只书架;及至搬了几次家,独立的书房有了,并且越来越宽敞,书也越聚越多,读书的劲头却大不如从前,连买书的欲望也大大降低,一问,同龄人大多如此,可能符合老年人“做减法”的规律吧,可发一叹。
这回“寻访江南的书房”可不是登堂入室到人家家里看家庭书房,而是到乡镇村甚至到时兴的农家庄园、农家乐及民宿寻觅书房。
车行一路,窗外正老秋嫩冬时令,江南大地秋收虽毕,却仍荡漾着丰收的余韵,田野开始播种小麦油菜,整洁的村巷农舍别墅参差,竹树翠黄红杂色斑斓,杨柳垂丝,枫叶如燃,果树挂果,偶见一片橘林和几株柿树,橘子和柿子如灯笼般闪烁,透红亮眼,点缀得秋景活色生香。这是自然界田野的丰收,人勤年丰嘛,这丰收的景象也体现于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最可喜者是如今的村镇纷纷建立起自家的图书馆。
村镇图书馆是村镇人共享的书房。镇上的图书馆宽敞气派,硬件设施没话说,动辄几百平方米的馆舍、数万册的藏书,采光通风皆优,酷暑寒冬有空调,免费借阅图书皆智能操作。图书馆门外设有明洁的书柜,提供二十四小时刷码借阅,还可以预约心仪书籍,真是方便周到。我乍一看到这露天书柜,便联想到现在流行的自动售货机——彼售饮料食品解人饥渴,此出借书籍岂非解人精神和文化之饥渴耶?社会进步如斯,不亦快哉!诚然我也担心这样的自助借书柜子会不会成为摆设?当代人尤其是青年朋友还有阅读纸质图书的欲望么?然而就在瑟瑟寒风中,我目睹几位年轻人正操作着借阅书籍哩,可见快餐文化时代纸质图书依然受欢迎。
这种二十四小时借阅图书模式在我们这儿被称作“蒲公英阅享空间”,名儿起得真美——蒲公英虽小,其扬花和种子恰如一顶顶小伞到处飞舞,播种、生根、萌芽,再开花,再传播,生生不息,让文化知识扎根到最基层人们的心头。
在一处农庄庄园,我们欣喜地见到庄园中央建有一间很有规模的书房,名曰“归房”,足见主人用心。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搞实体公司积累了资金,便租用几十亩隙地投资两千余万元打造了这个庄园——环绕一个明镜般的水塘,房舍旅店饭厅果园菜圃和养殖场无所不备,还有制瓷的工场和烧瓷的电窑。然而最显眼的还是那座“归房”。主妇告诉我们,她专门去正规图书馆和书店学习实践了一年多,掌握了管理技巧。“归房”系庄园的核心部位,精心设计精心建造,不见豪华却敞亮整洁,悬挂着中华著名作家的画像,还有“一生二人三餐四季”等哲言佳句。图书馆目前藏书六千余册,全部对外开放、免费借阅,已经有一百多位邻近学校的学生办了借阅卡,还有许多农村妇女也经常来此看书并学习交流,连乡镇企业家们也爱来这里开学习研讨会,最近就专门举办了老子《道德经》智慧的研讨和妇女阅读女性图书心得交流活动。女主人认定“归房”就是“九九归一”沉下心来学习充电、归返心灵的家园。我不由想起一位乡村哲人说的话,“我们现在富了口袋,千万不能穷了脑袋”,很精辟的警示。窃以为富了口袋却穷了脑袋才是真正的贫穷,是何等的可怜可怕复可悲!
为了促使读书活动蔚然成风,无锡市图书馆年年举办读书征文评奖活动,每年都有推荐书目和征文主题,读者、作者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多。笔者年年担任征文评奖的评委,由征文数量和质量欣喜地感觉到,读书活动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由此观之,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共享书房方兴未艾、书香正浓,是社会大踏步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