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25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宣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同时公布了“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回答了人们关心的大气污染防治最新情况。
谈及蓝天保卫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十四五”的目标指标设置仍坚持PM2.5和优良天数两个指标,初步考虑337个城市,PM2.5要同比下降10%,相当于未达标城市要下降15%,优良天数提高到87.5%。
刘炳江说,生态环境部继续强化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快补齐臭氧污染治理短板,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推动PM2.5与臭氧浓度共同下降,实现协同控制。
刘炳江表示,“十四五”时期,突出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指导各地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
“十四五”时期的目标是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刘炳江表示,科学制定“十四五”期间各地重污染天数下降指标,严格考核,根据各地形成重污染的成因不同下达不同目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重污染天气。
统计显示,2015-2020年汽车保有量从1.63亿辆增至2.81亿辆,而PM2.5未达标城市浓度下降了,这是否意味着汽车等机动车排放量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刘炳江说,机动车等移动源是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通过对重污染过程科学监测和分析,PM2.5从优到良、轻度、中度到重度、持续重度,拉抬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即氮氧化合物排放转化成硝酸盐。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