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保健周刊

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

从“牛”人身上感悟“牛”精神

  在社会进步的大潮中,有很多人朴实无华,看似点滴之水,却汇聚成汹涌浪潮,参与了革命战争和社会变革,以微薄力量共同缔造了这个国家、改变了时代。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变革的参与者,是平凡的伟人。今年是辛丑牛年。牛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牛”人,重温他们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学习他们身上忠诚、勤勉、坚韧、开拓的“老黄牛”精神。

  “小个子英雄”英勇杀敌

  2019年,“高龄老兵深情亲吻国旗”的举动感动了无数国人。这名老兵便是昔日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赫赫有名的“小个子大英雄”李安甫,他亲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被授予“一级人民英雄”等称号。1957年他转业到无锡,在马山采石厂等地工作,直到1983年离休才回到山东老家。

  如今,李安甫在山东一家养老院安度晚年。2月19日,记者拨通了他的手机,电话中老人声音响亮,思路清晰,侃侃而谈。老人1925年出生在山东德州乐陵一个富裕之家。他从小个子很矮,最终身高只有1.2米,但上过私塾,9岁就跟着父兄学会了射击。在党员父亲的影响下,他14岁就报名参军,卫国杀敌。

  “我在战友配合下干掉了7名日军军官。”老人一口气报出了这7人的名字。当年由于身高、枪法等优势,他被调入武工队执行特殊任务。其中最惊险的是刺杀一名日军军事教官。这人在乐陵经常把老百姓当日军训练的“活靶子”,手段极其残忍,武工队决定除掉这名刽子手。那天,李安甫扮成一名小学生走近他,向其鞠躬行礼,等走到他身后几米远时,立即转身朝敌人背部连开两枪,将其击毙,并成功撤离。

  之后,李安甫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战斗中都立下了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为国、为人民做贡献。当记者问他在牛年有什么愿望时,他说:“看到如今的建设成就,我心情舒畅,希望祖国越来越好!”

  生活就是坚强不屈的斗争

  向伟,1949年出生在四川泸州一个军人家庭,直到8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没有期待中的逛公园、吃糕点、买裙子,父亲带她去了渣滓洞、白公馆,讲述他和那些牺牲的战友是如何坚强不屈打下了江山,让下一代过上和平的日子,并教育她一定要珍惜。

  “只有坚强不屈,才能赢得胜利!”向伟说,从那时起这句话就深深地刻进了她的心坎。“文革”时,父母受到牵连,她独自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为了学做裁缝,手指不知被戳破多少次,但她始终咬紧牙关坚持,终于一天能做5条工装裤赚到2.5元。后来她下放到苏北农村干农活,27岁时,她3个月啃下高中课程,考上了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在校期间,她年年获得奖学金,掷手榴弹、跳高保持了多年的校纪录。毕业后,她在金湖县塔集中学做老师。由于师资匮乏,她几乎包揽了文理所有科目,甚至体育课。别人抱怨工作繁忙,可她觉得“那是人生最广泛吸收知识的阶段”。

  1984年她调到无锡,两年学会说一口地道的无锡话,到基层宣教别人都以为她是土生土长的老无锡。后任区文化馆馆长、文化局局长等职,1993年省运会开幕式在无锡举行,她任开幕式副总指挥,忙活几千人的排练,一个多月下来1.65米的她瘦到不足100斤。最后开幕式取得良好效果。退休后,她学打斯诺克,边学边钻研,两年内在区老干部比赛中屡屡得冠。她还参加老年大学油画班的学习,近日正准备创作作品献礼建党100周年。

  看似闲适的退休生活也不乏操心的琐事,“原来是党分配我做什么,我一定要干好。如今面对生活的琐事,我也会拿出积极的态度对待。”向伟说。

  土法创业最终捧回国优金牌

  与新中国同龄的蒋荣豪,从1980年创办乡办小厂开始,不断开拓创新,成为国内同类元器件行业领头羊。他个人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市劳模、市优秀企业家等荣誉。

  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敢为人先的作风让人颇受启发。20世纪八十年代初,市面上出现了黑白电视机,装电视机少不了一个元器件——BX-1保险丝管座。蒋荣豪动起了办厂生产元件的念头。他每天四处转悠,终于在郊区供销社发现了同样的产品。他开门见山地告诉供销社主任,自己准备办厂,希望对方进他的货。经过几番交流,在答应了对方保证质量供货价不高于原进价等条件后,他拿到了近万元的预付款。有了这笔款子,他建起了约150平方米的厂房,购买了两台旧液压机和一副压铸胶木件模具,带着5个人没白天没黑夜地干了起来,最终如约交付了订单,并渐渐打开了市场。

  1983年,国家电子工业部作出新规定,以陶瓷滤波器替代原来的中周元件。蒋荣豪嗅到了商机。当时我国陶瓷滤波器绝大部分靠进口,国内市场缺口大。但要引进国外生产线,工序复杂花费巨大。他就用自己的土办法,向国营厂借技术外援,从厂里选出骨干组建新品研发小组。那段时间他白天跑业务,晚上和研发小组一起技术攻关,调整生产工艺,反复试验……最后花了40万、5个多月时间,开发出一条6.5米陶瓷滤波器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可靠性达到5级,是当时全国最高水平。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他下定决心创国优金牌。企业相继成立多个质量攻关小组,倒排进度,挂图作战。经过严格评审,“宝通”牌压电陶瓷产品L6.5陶瓷滤波器和XT6.5MB陶瓷滤波器获得总分第一,取得全国电子产品评比史上的最佳成绩,最终捧回了沉甸甸的国优金奖。(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