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瑜
1886年,张瑞芝出生在无锡北门长安桥的一个贫寒之家,他的父亲在运河边码头上当苦力,母亲在桥堍摆个菜摊,家贫如洗。10岁那年,父母托人带他到上海“学生意”。几经周折,他被介绍到上海福州路的一家碑帖店当学徒。目不识丁的张瑞芝从字帖封面的签条和商品价目牌开始认字。
从1884年起,虚谷、任熊、任熏、任颐(伯年)、吴昌硕等画家先后寓居上海,陈宝琛、康有为、张謇、曾熙、李瑞清、张元济等一大批前清的高官大吏、名流鸿儒也先后汇集到上海,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国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师群体和人才高地。他们时常出入于福州路、豫园等街区的笺扇庄、碑帖店、古玩铺,少年张瑞芝在他们的指点和熏陶下成长起来,并萌生出学习金石篆刻的企求。
他特别喜爱皖派邓石如的“圆朱文”风格,日夕临摹,继而又学徐三庚、丁敬、赵之琛诸家,技艺日臻成熟。老板为他设立“刻印专席”,承接刻章业务。期间,碑帖店也逐渐转化为笺扇店,延请书画家为客人画扇面。张瑞芝由此接触到了竹折扇的扇骨雕刻。
渐渐地,张瑞芝开始不满足于自身仅持有篆刻这一种技艺,于是离开上海去往苏州,经人介绍拜在竹刻名家周子和门下。1914年,张瑞芝受苏州狮子林主人延请,在园内雕刻楹联、匾额,由于技艺精湛,为人实诚,深得赞赏。主家得知他尚未婚配,便托人做媒,迎娶近旁张菜园弄支家的姑娘支一清为妻。婚后,他带着妻子和年仅10岁的内弟支慈庵,从苏州返回上海,在位于公共租界的牛庄路租下一处店面房,开设雕刻艺斋——慨吾庐,这就是双契轩的前身。同年,张家长女出生。张瑞芝给女儿取名“契之”,寓意“用雕刻去栽培、塑造孩子”。
张瑞芝依靠当年在福州路笺扇店工作时的老客户,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客户中最得力的就是赫赫有名的上海富商买办王震。王震,字一亭,号白龙山人,能画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擅佛像。他慷慨热心,乐于助人,吴昌硕等众多画家都得到过他的资助。
王一亭和吴昌硕把张瑞芝介绍给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的书画家们认识,更扩大了“慨吾庐”的友人圈和受众群。在这些人中,张瑞芝与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以及黄葆戉(青山农)、经亨颐、沈钧儒交往最为密切。张契之晚年曾回忆在上海“慨吾庐”初见张善孖、张大千兄弟时的情景:“两个四川人,都是光头,留着大胡子,眼睛瞪得好大,同阿爸讲话时,嗓音和笑声很响亮。”
作为张家长女,张契之文静聪颖,每天一早就乖巧地跪坐于蒲团上,俯身在青石板上镌刻碑文。支慈庵初中毕业后,跟着姐夫张瑞芝学习竹刻和金石篆刻,外甥女张契之也就成了他的“小同窗”。舅甥俩年轻好胜,相互竞赛,故而都练就了一手精雕细刻的过硬绝技。张契之18岁时刻成《石鼓文扇骨》,在宽2.5厘米、长13厘米的竹折扇大骨上刻有石鼓文500余字,字字皆为阳文,笔画细若纤毫,却清晰挺括,古朴遒劲,观者以为鬼工。支慈庵的作品则蕴含着博古通今的宏大气度,刀法流畅潇洒。他俩雕刻的“镜文瓦币”类作品堪称中国竹刻艺术史上此类刻法的巅峰之作,后人很难逾越。
1932年,张瑞芝为避战乱,举家搬回无锡,支慈庵却留在了上海,并努力学习书画,走上自画自刻之路。1956年,他被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聘为研究员,专攻竹刻。除了留青浅刻,他还擅长阴文浅刻和浮雕、透雕。著名文物鉴赏家、工艺史论家王世襄在《中国美术全集·竹刻总论》中写道:“十九世纪后叶,竹刻艺术每况愈下,直至本世纪初金西厓、支慈庵先生出,竹刻始又有新的发展”。
张瑞芝迁回无锡后,在新生路开办艺斋,民国元老吴稚晖题名为“双契轩”,并亲书篆字匾额。一年后迁至复兴路。
1932年,冯文凤在上海组织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吸纳19岁的张契之为会员。《中国女子书画会会刊》载《张契之女士小传》称:“张契之,名始,梁溪金石家张瑞芝之女公子,性幽静颖慧。能篆书得家学,博研金石,精刻竹几、钟鼎、石鼓、汉魏碑志、镜文瓦币,以及山水人物、仕女花鸟之属,无不精妙入古。尤擅雕皮留青,虽希黄复生,不能过也。可谓女艺家中罕见之才。”
1963年,张契之进入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73年,她创作了透雕精品“梅竹扇骨”,这是她一生所作最精美的竹刻作品。这件竹刻将一对长不盈尺、宽仅五分的竹片,分别镂雕成梅桩和竹根。竹根的根须虬髯交复,竹叶舒卷自然,加上逼真的笋斑和竹节,使人乍一瞧还以为是天生之物。梅桩的树枝苍劲盘曲,主干上的树疤结节浑朴古拙,花蕊精细挺括,花瓣纤巧轻薄。为了保持江南竹刻素雅清淡的艺术风采,作者特意在竹叶和梅花的花瓣等部位留下一层若有若无的薄薄青筠,这种将留青与透雕、浮雕融冶一炉的表现手法,在近现代江南竹刻艺苑中堪称别树一帜,也成为无锡“双契轩”竹刻的艺术特征。
张契之中年成婚,未能生育,过继了丈夫的侄儿乔锦洪为嗣子,又将亲侄女张英媛许配给乔锦洪为妻。这一对年轻伉俪继承家学,成为双契轩竹刻的第三代传人。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境外旅游者大量涌入中国,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工艺品十分畅销,他俩精心设计并刻制了书法、花鸟、人物、山水楼阁、钟鼎瓦当等不同题材的系列作品,品种和规模大大胜于前辈。无锡竹刻也因此获得新生,被列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典籍,1994年入选“江苏省第一批受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名录”。
在刻制大量旅游工艺品的同时,乔锦洪夫妇也从未间断对“双契轩”竹刻传统技艺的继承和研究。张英媛十分注重把精微的刀工运用到留青花鸟草虫的刻画上,特别喜爱刻幽兰、水仙、丛篁、残荷等类题材。乔锦洪作品秉承明清古代竹刻及其母张契之晚年风格,格调古雅,富有诗画韵味,代表作品有“竹根笔筒”“梧桐秋蝉”“松竹摆件”等。刻竹之余,他还学习书画和篆刻,并写成《江南竹刻艺术研究》《中国古代竹刻艺术》等著述。
乔锦洪夫妇把竹刻技艺传授给独生女儿乔瑜。乔瑜擅长留青刻法,以花鸟、书法为主,风格娟美灵秀。如今,乔瑜正着手将女儿乔筠然培养成双契轩的第五代传人。
“双契轩”五代传承,生生不息。对这段艺林佳话,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先生颇为感叹,撰文名曰《留青竹刻 卓然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