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202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未来5年, 美丽中国什么样?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勾画了美丽中国的蓝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

  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代表,解码2025年的美丽中国。

  王金南介绍,“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群众满意度比较高。当前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主要体现在重污染天气、劣Ⅴ类水和城市黑臭水体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上。

  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提出这两个‘基本消除’,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最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王金南说。

  纲要草案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提出制定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这应该成为未来5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题目。”王金南说。

  他提出当前要在4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科学界定生态产品的范围;二是突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问题;三是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除了政府出资,如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还要大力建立市场机制;四是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让保护者真正受益。

  “纲要草案提出协同推进减污降碳,这是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牛鼻子’。”王金南说。他解释,要继续改善环境质量,就得依靠一些根本性措施,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本措施也是相应的结构调整。

  与此同时,我们要大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这是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低碳或者近零碳排放的产业的机会。要依靠电气化推进低碳化,即终端能源消费中,煤油气等比重下降,电能比重上升,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