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1日上午9时20分,市民黄某至江阴某银行柜面要求打印本人账单明细,说自己有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后经银行工作人员详细追问,黄某慢慢透露出受骗细节。
当天上午8时25分,黄某手机收到一条主题为“治理提醒”的短信,短信内容为“您的资料须补充,为不影响营业,3月12日前进入某网站及时上报”。黄某点击链接进入网站——统一企业执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按提示依次输入姓名、储蓄卡账号、余额、手机号码(银行账号预留号码),并输入了验证码,导致卡内资金很快被划转。
经该行科技开发部查询核实,这起案件系诈骗分子利用群发短信,引诱客户访问钓鱼网站,骗取客户主动填写关键交易信息,发起超网借记业务签约,进而主动发起超网实时借记交易实现对受骗用户的账户资金划转。
近期,有不少市民收到过类似的诈骗短信,比如ETC认证失效、房管局电子证书未部署、市场(工商)监管营业执照未上报等,更有不少市民因一时疏忽上当受骗,遭受了财产损失。
银行人士提醒,不要轻信通知类信息,犯罪分子可能通过网络服务号码、改号软件或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政府部门提供工作服务的网站、APP通常不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和卡内余额。如果遇到需要提供银行卡信息的情况,须当面咨询相关部门,一定不能通过短信或服务信息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政府部门。非交易支付情况下,收到银行的验证码很可能是诈骗正在发生,一定不能把验证码提供给其他人或填写在网站、APP。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吴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