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要素集聚行动
加快建设科研院所,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强化科创资源联动,到2025年,引进各类高端科研院所10家以上,实现科创带内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创新平台联合共建、资本要素有序流动。
◆ 科创园区建设行动
构建“一镇五园”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服务经济产业集群,到2025年,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5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到2025年,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企业3000家,建成8个全市独创、全省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加快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新型数据算力中心建设,推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推进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到2025年,全面建成智慧城市,形成兴业、便民、善治新格局。
◆ 科创主体培育行动
加大科创企业引育力度,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推动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到2025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达1000家。
◆ 产业服务优化行动
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产业招商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到2025年,集聚各类创投基金1000亿元。
◆ 城市功能提升行动
全面提升政务环境、全面优化城市环境、全面美化生态环境,到2025年,全面建立专业化全程代办服务体系,基本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各项指标,形成“三纵三横”的水网绿地系统和“田字形”生态绿地。
◆ 高端人才聚集行动
加快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壮大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到2025年,构建高效、全覆盖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 体制机制改革行动
推动管理机构改革、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去行政化、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新模式,不断完善健全经开区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熟悉、注重创新的招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