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书记啊,他压根没有个书记的样子,我们都叫他‘赤脚书记’的。”近日,刚到宜兴市芳桥街道金兰村,村民史全华便这样跟记者描述村党总支书记蒋仲良。的确如此,当记者找到他时,他正开着叉车将一袋袋的穗肥拖出仓库。
不久前,蒋仲良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他任职的19年时间里,他与村民一起埋头苦干,将一个贫困村干成了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村级年可支配收入从10多年前的不足3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超千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拔穷根”对于一个农业村来说并非易事。为了找到村级发展方向,蒋仲良带着村干部们连开三天会。“金兰村地处平原圩区,要想发展,必须要坚定地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路子。”说干就干,金兰村在宜兴率先成立村办合作农场,近400户农户将2780亩土地以承包权入股,成立了合作社统一经营。
一双布鞋、一顶斗笠、一套“解放服”便成了蒋仲良的标配。农忙时,打水、施肥、开农用机……每样都是亲自来。由于统一耕作、管理规范,农民不但不用担心自家田块,每年每亩还可领取租金加分红930元。
2010年,为了改善村委会办公和为民服务条件,宜兴市财政拨款3000万元支持全市100个经济薄弱村建设村级活动场所,金兰村名列其中。“办公条件可以等,百姓好日子等不起。”蒋仲良说。这次,村里放弃了30万元补贴款,同时积极对上争取,以此换得镇工业集中区边上15亩土地指标,并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建起了村里的第一座标准化厂房,当年便出租获利30多万元。随后几年,金兰村共建成标准化厂房1.1万平方米,引进企业40多家,每年出租获利100余万元。
近年来,金兰村家底逐渐丰厚。“元宵有汤圆、端午有粽子……村民的福利可不少,而且书记承诺了,每年要以10%的幅度增加。”村民许国平自豪地说,“我苏州的姐姐来了都羡慕我们村里的环境,每次都要住上半个月才离开。”(蒋梦蝶)